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众所周知,放鞭炮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从古至今,无论贫富贵贱,逢年过节、喜庆之日都要燃放鞭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鞭炮的需求量还会增加。然而,传统鞭炮生产工序复杂,很多工序不能用机械生产,成为提高产量和效益的主要障碍,加之传统鞭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隐患,在举国上下狠抓安全生产的今天。鞭炮生产中的安全问题确实让各级政府非常担心,从而采取严格的审批制度。为此,各级政府多么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这个大问题,生产者更希望有一种安全配方和工艺能在鞭炮生产中保证绝对安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当哈尔滨人身着厚厚的羽绒服在街头燃放鞭炮的时候,深圳人正在街边观赏盛开的鲜花,南中国的太阳,仿佛已经把春天送到了鹏城。如果北京下起鹅毛大雪,那么庙会上的冰糖葫芦就会红得格外耀眼;而武汉人此时克服寒冷的办法,就是以大家族为单位,团团圆圆到饭店里"打边炉",在热气腾腾的美食前守岁过年。  相似文献   
3.
正清明时节祭祖扫墓是引起火灾的重要季节,为有效防止因祭祀引发山火导致电力故障跳闸,自3月份起,浦北供电公司牢固树立清明防火保电安全意识,通过自防、群防多方联合主动将关口前移,全面筑牢清明护线防火墙。提前清障,构筑线路安全屏障随着清明节的临近,居民祭祖上坟烧纸、燃放鞭炮的人明显增多,为了预防或减少火灾事故对电力线路带来不  相似文献   
4.
济南民间有过“破五”的习俗。按过去的说法是:“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自元旦至是日不出门,虽同院合居亦然,谓之忌门。”初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水饺,俗称“捏破五”。阖家饮酒吃团圆饭,畅谈年事,忌说不吉利话语。小孩子们则燃放鞭炮,谓之送年。过去,这一天济南还流行“打五穷官”的民俗事项,这一习俗又叫“崩五穷”:乞丐们面图朱色,身着戏衣,头戴无顶破草帽,装扮成五穷官,手拿大扫帚,挨门挨户扫大门外的地面,曰送穷。人们见此以钱米等物施舍,并以棍棒佯装追打,俗信认为这样可以把贫穷送走。  相似文献   
5.
《大众标准化》2006,(1):17-21
我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之说,即在新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鞭炮,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除旧迎新.烟花爆竹是过年的协奏曲,是"春节大餐"的好"作料",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不放鞭炮,就像做菜不放盐--没味.  相似文献   
6.
张怡 《经济》2014,(3):51-51
正老北京的俗语中说:"过年了,姑娘戴花,小子放炮。"可见在春节期间燃放鞭炮,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然而,环卫工人却要付出比平时加倍的劳动。"我们环卫工人过年不放假,今年也一样。"正在北京市西城区巷子里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项丽华告诉《经济》记者,"越临近年关我们的清扫任务越重,工作起来也比平常辛苦很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