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国营八五——农场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密山市、虎林市、宝清县的交界处。八五——农场规模虽小,但却受到了原农垦部王震部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垦荒初期王震部长曾三次来场视察指导工作,特别是1959年4月王震部长带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陶峙岳司令员一行第三次视察北大荒时来到八五——农场慰问二千七百多名复转官兵。  相似文献   
2.
深藏五十载的经典油画《南泥湾》亮相于此次翰海春拍,王震将军说这幅画是他见过表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画中最真实的。画家靳之林亲述当年的创作过程,让人重温那个岁月的艰苦与豪情。《南泥湾》历经半个世纪的波澜和辗转,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行历史的足印。  相似文献   
3.
翟羽佳 《中国广告》2013,(12):44-46
微众传播凭借为小米手机打造社会化电商的经典“小米模式”而声名鹊起,也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在采访中,微众传播CEO王震表示他很想让人们知道微众除了小米之外的其他案例,小米是当前社会化传播下的一种商业模式,小米手机案例可以忘记,但“小米模式”需要延续。  相似文献   
4.
说起上海华联商厦的王震,读或许已经从以前的媒体宣传中自略有所闻。他是华联商厦照相摄影器材柜台的营业员,曾荣获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职工自学成才标兵、全国劳动模范,不久前他还被评为“上海市第四届十大工人发明家”。  相似文献   
5.
鲍春梅  王震 《经济纵横》2010,(11):48-50
来自外企的王震,先信手拈来旁边培训室长江商学院的EMBA培训为例,指出无论身处什么位置、领域,对管理的需求都要有共鸣。接着,又拿自己调侃,说陈老师是科学家,张老师是艺术家,而彭蕾是成功的商业人士,自己就是个打工的。这位刚下海从销售做起的管理者,坦言自己卖过卫生巾,脸皮是在这份工作中锻炼出来的。他讲述说:记得有一次,我在广东的一个小区里推销护舒宝,一个小店的店主老太太冲着我讲:"小伙子,你长的虽然不咋帅,但也还眉清目秀,怎么卖这个呢?"自诩脸皮比较厚的他,作为HR和大家分享其所在企业80后管理方面的经验得失,他说,我们公司80后员工管理问题比阿里巴巴更突出一点,因为我们的一线员工中,80后已占到80%,所以80后是我们一线员工的生力军,他们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团队。因此,如何去激励他们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在尘 《东北之窗》2013,(10):56-57
1955年,"丁、陈反党集团黑头目"的帽子扣在著名女作家丁玲头上。1957年,她又被戴上"右派"的帽子。不久后,丁玲夫妇被发配到荒凉寒冷的北大荒。丁玲简介1904年出生,原名蒋伟,字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主要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时》,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1986年3月4日,丁玲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相似文献   
7.
《商业企业》2001,(3):36-37
“华联王震”服务品牌是经上海华联商厦开发培育,迄今已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忖卖连锁服务业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华联王震服务品牌为什么能迅速崛起?下面就如何遵循市场规律,把服务品牌做大做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简要回顾如下。  相似文献   
8.
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白皮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丕才 《西部人》2003,(5):46-50
[接上期] 第三章三千湘女出塞图王震让张仲瀚先种一块试验田 深秋的准葛尔盆地,到处飘溢着丰收的喜悦。 王震将军专程赶到玛纳斯河畔的垦区部队参加秋收开镰仪式,并给这个部队带来了一批军委从四川调来的女学生兵。 老兵看到了女人,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家的影子。  相似文献   
9.
会计     
算盘是你传统工具.而今早被键盘取替.万千数据留你足迹汗滴渗透详尽分析.‘反映”须靠你的努力.监督“乃是你的权力.”控制要耗你的精力,服务“体现你的功力.飞速发展新的经济,越发需要合格会计.企业发展第一要义服务实为高级管理。会计@贾东$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相似文献   
10.
海若 《旅游时代》2013,(4):52-53
身背山一样的背包,站在路边举个写着地名的牌子,一脸灿烂的笑容。见有车来,竖起大拇指或挥挥手,这就是一位准备搭车旅行的"驴友"了。纪录片《搭车去柏林》的风靡引发了一股搭车旅行热潮,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称赞和践行中,搭车去旅行已初成气候。在窘困时的坚持,在困难面前的乐观,还有搭车成功的成就感,是搭车旅行带给一个年轻人的无价之宝,而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