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8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胡静  ;Candy 《中国西部》2014,(42):90-92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是礼仪之邦,但不知何为礼仪之邦。” 子:“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两干五百年前,孔子就告诉其学生和后人,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做什么事情,先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2.
孙淑芳 《魅力中国》2013,(26):32-32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明理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李浩 《走向世界》2014,(6):31-33
“无酒不成席”,酒宴在国人饮食中是最为隆重的。山东人素以能饮善饮闻名,而作为著名的礼仪之邦,山东酒席上的礼节与习俗亦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  相似文献   
4.
张宁 《时代经贸》2011,(24):53-54
构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要对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思想文化遗产有所传承。中华民族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成果和思想精髓,传承或汲取其中有益的成分无疑是顺理成章的。但是我们同时又必须认识到,产生于古代封建专制社会的传统价值理念所包含的负面因素,对于这一点,是必须加以梳理和分析的,所谓“批判性的继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5.
王剑 《经营者》2010,(8):152-153
咱可是礼仪之邦,虽说第一辆汽车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但也别一跨上小汽车就把讲礼的传统丢到爪洼国,即使你是“租的车,买的证,没保险,人特狠”,也得必须马上立刻讲礼仪。  相似文献   
6.
张书克 《IT经理世界》2010,(10):115-115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这三个外国工人的道德水准和宗教情感,远远高于所谓的"礼仪之邦"。在胡适一生当中,有三个工人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第一个是他留学美国时期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管楼工人,用中国的说法就是学校的工友。1912年,在康大所在地绮色佳城举行的一次政治集会上,胡适看到许多康大教授都参加了这次集会。  相似文献   
7.
高春明 《资本市场》2014,(10):126-128
<正>服饰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素有"礼仪之邦"、"衣冠王国"的美称,服饰文化更是体现着这个伟大东方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量。在东方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用服饰宋装扮自己的身体、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和彰显着自己的身份,用服饰来标示彼此关系、融入共同的社会生活。潮起潮落,历代服饰的传承,不仅在服饰艺术上创造出一个又  相似文献   
8.
孙志敏 《秘书》2011,(12):7-9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有重视礼仪教育的传统。所谓"礼仪",包括礼节和仪式两个方面。儒家代表人物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此话道出了礼仪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与意义。知书达礼,待人以礼,  相似文献   
9.
林友华  林红  路琴 《发展研究》2007,(11):63-64
当今国人屡见不鲜的"失礼"行为严重玷污了"礼仪之邦"形象,究其原因,礼仪学的缺憾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及近代以来的学术风气导致了中国礼仪文献甚多但礼学理论相对缺乏的奇特现象.鉴此,有必要加强礼仪学研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
徽州,古名歙州,位于安徽省聂南端,北倚黄山,东邻杭州,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素有"东南邹鲁" "微商故里" "程朱故里" "礼仪之邦"之美称. 微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又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典型代表,集中且典型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