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6篇
计划管理   38篇
经济学   42篇
综合类   47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9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天霞 《时代经贸》2008,6(4):37-39
医疗、教育属于公共经济性消费。公共经济性消费是公共经济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在1993年制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部私法性质的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调整公共经济性消费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为维护消费者权益,适应公共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应该建立包容公法和私法的新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们应该根据公共产品的特点,修改其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资产证券化不断加强,股权托管逐渐成为中国近年来资产托管的重要种类。股权托管制度的基本模式——单一法律调控模式不适合中国股权托管法律调控。中国应当构建公法与私法相结合、信托法与合同法并用的复合型法律调控模式,以实现对股权托管的充分与恰当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与许多私法制度一样,不当得利最早起源于罗马法,并被称为condictio。设立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确认财产移转过程中获利的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一旦财产之取得被确定为不当,受有损失之一方即获得返还请求权。  相似文献   
4.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商法在本质上是私法,与民法一起构成完整的私法体承。笔者从公法、私法的区别入手,阐明商法的私法本质,并从商法的公法化趋势阐明,现代商法虽然具有了某些公法性质,但这并不改变商法的私法本质。  相似文献   
6.
《商》2016,(3):241-242
宪法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占有根本性的地位,同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法治传统的缺失、公民权利意识的淡薄,宪法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同时宪法的作用和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制掣了我国宪政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在我国当前的国情下如何让宪法真正成为"权利保障法"从而树立宪法的权威和尊严,这对于当前中国的法治建设来说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问题。从宪法的效力以及宪法对市民生活的影响这个角度出发,研究宪法的效力及其对私法的影响这一问题,对于突破当前中国宪法和宪政发展的桎梏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中央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现状,适应广大人民的意愿,谋求我国法律事业的长远发展,立足法治引领治国前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质性步伐的伟大纲领。《决定》中提出要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民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与公民人权和日常生产、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个法律,《民法典》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  相似文献   
8.
股权转让涉及的当事人和法律关系众多,需要维护有关当事人的利益,建立股权转让的利益平衡机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 有关条文即秉持利益平衡的考虑,对 《公司法》 的有关条文进行了细化规定.在股权转让利益平衡上,一方面需以约定优先的安排为主,另一方面也需在无约定安排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侧重或综合平衡的利益保护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邹志臣 《经济纵横》2006,(12):49-52
由于行政契约兼具公法和私法双重性质,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公法和私法的双重调整。而在调整过程中无论是公法中的一些原则还是私法中的原则必须因行政契约的性质而适度改变.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真正地实现女性土地权益保障的法治命题。研究方法:用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女性土地权益易流失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中国集体土地资源的身份化配置、家庭财产的性别化配置和农地流转的再分配配置必然造成女性的土地权益极易被剥夺。研究结论:中国现行的土地立法重行政管理而欠缺民法赋权色彩,为集体和家庭剥夺女性土地权益提供了制度保障,因而需要对其进行私法化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