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3386篇
工业经济   407篇
计划管理   1323篇
经济学   1060篇
综合类   305篇
运输经济   14篇
贸易经济   1752篇
农业经济   85篇
经济概况   2106篇
信息产业经济   28篇
邮电经济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806篇
  2011年   880篇
  2010年   730篇
  2009年   1049篇
  2008年   1742篇
  2007年   1362篇
  2006年   567篇
  2005年   670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本文以财经新闻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作为研究视角,针对政策扶持类、兼收并购类、再融资类、盈利类以及违规处罚类财经新闻对于股市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行多维度的解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几点推动中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的建议,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能够为中国股市的稳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正> 2003年9月8日-13日,被《华尔街日报》“2002 年华尔街最佳分析师”排行榜收录的华尔街互联网行业顶级分析师 Safa Rashtchy(萨法·拉施特奇)完成了他的中国之行。萨法效力于一家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投资银行Piper Jaffray,该公司在纳斯达克中洲概念股的研究上一直保持着领先优势。作为目前华尔街唯一跟踪中国网络概念股的大牌分析师,萨法·拉施特奇先生对于纳斯达克中国网络股有着毋庸置疑的强大影响力。 在萨法的拜访名单中,不仅包括了新浪、搜狐、网易、TOM、中华网这些已  相似文献   
5.
公司     
《中国经济周刊》2006,(26):11-11
中国银行成为中国股市最大IPO,科龙接到60万元罚单,中国移动通信搁置53亿美元收购计划  相似文献   
6.
赫斯特指数及其在我国股市应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将分形原理运用到具体股票的分析和比较中,通过对沪市45只股票的赫斯特指数分析,证实了赫斯特指数比其他传统分析指标具有更好的指示性,与投资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大,也从另外角度说明了我国股市的投机特征。  相似文献   
7.
台湾QFII风浪     
《新财富》2003,(9):43-50
在中国台湾地区,QFII制度推动了股市的健康发展和理性回归。其中政策的逐步引导起着决定性作用,而1996年MSCl将台股纳人新兴自由市场指数,为QFII放心大举进人台湾股市创造了契机。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开展股票指数期货的必要性1、有利于增强股市的活力。股市的运行与整个经济形势紧密相关,经济形势运行的周期性决定了股市运行的周期性。一旦股市处于低迷期,股票现货市场交易量便极度萎缩,证券公司门可罗雀,这不仅使证券公司限于财务困境之中,广大投资者蒙受市值损失,而且也减少了国家的印花税收入。而推出股指期货后,由于股指期货交易拥有做多、做空的双向机制,使得股市投资者不仅可以在股市的拉升中获利,  相似文献   
9.
随着6月社保基金和QFII的入市,非典得到控制,世界卫生组织取消了北京的旅游警告,国外机构纷纷调高了对中国GDP增长的预期……在这目不暇接的利好之下,股市却是应  相似文献   
10.
钟朋荣 《英才》2003,(2):19-19
融资难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首要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中小企业和其他企业在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他们和其他企业背负的压力是一样的,而得到的待遇却不平等,尤其是在资金融通上表现突出。怎样解决融资难这一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发展“三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