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立体"考察,"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确保后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更高,结构更合理,始终保持工作活力。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长期以来由于忽视了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导致后备干部队伍出现管理机制体系不健全、后备干部数量不足、能力不强、活力不够等问题;公司没有明确的人才职业生涯通道,也导致了人才的大量流失,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利用职业生涯考虑模型,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官员在职业生涯的前期会选择努力工作,树立工作能力强的声誉;而在职业生涯的后期,地方政府官员的能力已经被上级政府了解,晋升无望的地方政府官员没有了工作的动力。领导干部终身制会产生激励不足,而官员的任期制解决了地方政府官员努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严学锋 《董事会》2013,(8):40-43
改革开放初期,国企的最大弊端是政企合一、政企不分,现在没有削弱,反而强化了,这是一个极大的问题。由于政企不分、国企领导人实际上仍有行政级别,国企董事长的任免、考核、流动机制,行政色彩较浓厚  相似文献   
4.
数字解析     
《时代金融》2013,(19):27-30
5年据6月15日《京华时报》报道,教师这一职业将不再是终身制。在6月14日举行的北京2013年教育督导与评价研讨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要打破教师的铁饭碗,实行5年一注册。点评:最近教育界发生的一系列丑闻让公众备感愤怒,其中不仅有师德的忧虑,也有对近年教师制度建设的反思。今天的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中  相似文献   
5.
杨丹 《价值工程》2012,31(17):195-196
自20世纪初美国大学建立终身教授制度以来,该制度在维护学术自由、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中国高校有与之相似的终身制度———职称终身制,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概念不清、大学教师为职称而研究等问题,为此,国内一直在进行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有媒体报道.为防止红头文件“终身制”,确保政令畅通,一些省市实行了规范性文件时效评估制度.通过对已经归档的红头文件进行评估.该保留的保留.该废止的废止。并且对新颁布的每个规范性文件设定有效期,最长不超过5年。除明令公布保留的规范性文件外.  相似文献   
7.
《环球财经》2011,(3):18-19
甘肃取消中小学教师终身制;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得发改委批复;昆明取消暂住证制度;深圳将国企负责人选择权赋予企业董事会;香港规划署认为环珠江口建设不违反“一国两制”;中关村十年规划获国务院批复;辽宁新增铁矿石资源量68.8亿吨;苹果公司供应商多名员工因工致病;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式启动;两岸经合会首次例会在台湾举行。  相似文献   
8.
<正>长期以来,我国公务员实行的是终身制,即一经录用,如无其他特殊情况,公务员就成为其终身职业。公务员聘任制的引入和施行,对于打破公务员终身制、增强公务员队伍的活力和营建良性竞争的氛围有着重要意义,政府根据工作的需要,以聘用合同的形式从社会上聘用某些专门人员从事政府内部的专门工作。目前对部分公务员职位实行聘任制,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双城记     
城市如人。也会争高低,论短长。北京和上海角力中国“金融中心”,多年来此消彼长,至今酣战未息。四川宜宾喊出“国酒不能搞终身制”,频频向贵州仁怀发难,“中国酒都”不知花落谁家?几年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把“中国瓷都”的称号授予了广东潮州,这在江西景德镇掀起了轩然大波,“千年瓷都”一怒之下,将两个授牌单位告上了法庭。而围绕着“中国底特律”的争夺,北京、上海、  相似文献   
10.
刘伟 《改革与开放》2014,(13):41-42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为此,需要在宪法和法律中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地位,赋予单位和个人环境权,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和对相关责任人的处分力度。使法制手段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