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3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40篇
经济学   74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25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95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钟亚华 《经济师》2006,(6):267-268
从新世纪开始,吉林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吉林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打破常规,把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从战略上调整吉林省经济布局和结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吉林省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这不仅影响了吉林省这一老工业基地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吉林省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文章从吉林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吉林省经济增长点的选择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以便改变吉林省经济滞后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广西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正>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运动中的总量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结构性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经济布局结构的优化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1世纪的不断临近,对我国经济布局进行必要的理性思考,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比较分析:经济布局理论述评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布局的理论研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代产业及技术变革的发展,美国对我国技术遏制的加剧,以及全球供应链在新冠疫情之后的加速重构,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新挑战。部分地区传统优势弱化,参与新经济体系分工的能力不足;地区分化加剧,基于传统产业形成的供应链分工体系面临着“解锁”的潜在风险,这些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突出问题。从国家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国内供应链韧性提升的角度,提出以“技术集群”为着力点,突破传统生产力布局的思路,推动新的产业分工、技术分工与区域分工的融合贯通,构建与新经济体系相匹配的空间布局。实施更积极的人才政策和更具地区导向型的产业政策、创新政策,创造更适宜于“技术集群”的发展生态。  相似文献   
7.
在省域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必须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三大规律的客观要求,与各省域经济布局转型的阶段性特征相适应,突出中心城市、发展廊道、空间网络三大空间构成要素的功能提升,重塑省域空间功能结构,并注重导入智能化因素,培育可以互补的递增性区域比较优势,在优势互补中推进省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体系的发育,各级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战略性特征的经济布局的运行机制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投资主体及其行为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经济布局的运行体制及实现这种运行的外部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1 投资主体的变动及其对经济布局的影响1.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是最主要的经济利益主体,国民经济的运行,包括经济布局主要是通过中央计划,以行政命令安排的。企业只是政府的一个附属部门,而非独立的经济主体,缺乏独立的区位  相似文献   
9.
《企业世界》2006,(4):48-48
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被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等四类主体功能区。这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而作出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产市场》2006,(3):26-27
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被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这四类主体功能区。这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而做出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