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1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力资本是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人力资本有效开发机制,提升人力资本积聚水平,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GDP翻了三番多,成为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但是,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出现了东西部地区差距、东北经济滑坡和中部"塌陷"等现象。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日益扩大的原因是什么?哪些生产要素在区域经济差距中起着主导作用?如何进行优  相似文献   
2.
杨倩 《中国企业家》2016,(Z1):24-25
新年伊始,万达35亿美元全资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在业界掀起了巨澜。这只是中国企业大举进军好莱坞的一个缩影。早前,阿里巴巴、乐视影业、华谊兄弟、复星国际、湖南电广传媒等都已通过投资、合拍或建立子公司的方式,与好莱坞一同"造梦"。与它们不同的是,万达以"买买买"的方式打动了好莱坞的芳心。尽管经济滑坡,近年来中国全球票房却一路高涨,而同时北美市场几乎陷入停滞。继2012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票  相似文献   
3.
李朝军 《活力》2013,(17):41-41
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自1965年建校至今,几经坎坷,也曾创造辉煌,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因林区经济滑坡,学校也处于濒临倒闭的境地.校长崔国胜同志凭着"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大胆实施"名师战略",一举成功,总局级首家示范高中从此诞生,至2005年连续创造了森工高考6连冠的奇迹,谱写了森工教育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来很吃香。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在密切关注中国复苏的迹象。中国是第一个从全球经济滑坡中复苏的主要经济体?对这一问题,北京很谨慎,而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倾向于肯定。现在看,政府是对的,那些经济学家错了。我以为,这些好看的数据应归功于大规模的、及时的政府支出和强硬行政命令下的信贷扩张。所以,政府对目前形势的判断优于在外部看热闹的那些主要被私人机构雇佣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5.
10年前的7月2日,因泰铢兑美元汇率下跌20%而被视为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的标志,10年后的今天,亚洲经济专家纷纷表示,区域整合是避免金融危机再次发生的最好办法。尽管历经磨难的亚洲地区经济已经有所好转,但是亚洲开发银行依然在推动各国政府加强努力,避免今后再次出现大规模的经济滑坡。[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谢国忠  周莹 《新财富》2005,(12):34-35
全球储蓄过剩拉低了实物投资的回报,风险溢价已持续下跌,房地产价格由于租金收益率低企不再具有上涨空间,资产升值不再是利润的主要来源。投资者以后只有通过在价格波动中“低买高卖”实现利润。最不妥当的投资策略就是做“傻钱”.守着一个观念不变,当经济滑坡时只是一味等待着好转的来临。[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8.
9.
钟健能 《当代陕西》2009,(7):27-27,39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动科学发展,现在国际金融危机增大了我们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难度。人们对于活动的评价,不会因为我们遇到了这场危机而降低要求。如果经济滑坡,不仅会影响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而且也会影响到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同感。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显著特点就是实践性,就是要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来解决突出问题。国有企业要把应对金融危机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最大实践。  相似文献   
10.
若思 《云南金融》2007,(9):44-44
10年前的7月2日,因泰铢兑美元汇率下跌20%而被视为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的标志,10年后的今天,亚洲经济专家纷纷表示,区域整合是避免金融危机再次发生的最好办法。尽管历经磨难的亚洲地区经济已经有所好转,但是亚洲开发银行依然在推动各国政府加强努力,避免今后再次出现大规模的经济滑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