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5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质量》2007,(10):22-24
“上海白玉兰质量贡献奖”由上海市质量协会于2001年设立,用以表彰对质量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和组织。该奖设立以来已颁发了两次,有哈林顿博士、刘源张教授、桑德霍姆博士等842质量界著名人士获此殊荣。在第十三届AP00国际会议暨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上,上海市质量协会向查尔斯·奥布瑞先生、谢企华女士、  相似文献   
2.
尽管会计的起源很早,但现代意义上的会计却应从人们学会复式簿记来记录经济活动时算起。复式簿记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产  相似文献   
3.
《沪港经济》2005,(6):50-52
沪港经济高级顾问委员会由沪港两地具有一定规模的著名企业高层主管组成,是沪港经济杂志社连接上海、香港等地著名人士、著名企业进行交流、联谊、开展经贸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沪港经济高级顾问委员会为促进沪港两地经济合作和交流,定期组织高级顾问参加研讨、联谊、商务考察、讲座等活动。  相似文献   
4.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纪录的人,分别给他们写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相似文献   
5.
廉春慧 《浙江经济》2005,(21):32-33
近两年来,在我国很多城市大面积持续发生“电荒”、“煤荒”和“油荒”,三大支柱性能源几乎同时出现大范围紧缺,给我同的经济运行和白姓生活带来了很大冲击。于是有人认为,我国已陷入“能源危机”,也有业内著名人士不赞成“能源危机”的提法。他们认为,当前出现的电、煤、油的紧张,是阶段性、地区性、结构性的“能源短缺”。笔者认为,到底是能源短缺还是能源危机,不应是讨论的关键,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一种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6.
在1997年召开的"97亚太国际物流会议"上,一些中外著名人士指出,中国如何较快地构筑一个可以将必要的商品、按必要的数量、以必要的方式、在必要的时间供应到必要地点的高效率的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由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程路,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香港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协会会长黄鹏绪、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司长陈全生、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非国有经济处处长顾强、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以及中房集团总裁孟晓苏、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凡生、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许连捷、华旗资讯集团总裁冯军、福建远太集团董事长林文侨等众多来自产、官、学界著名人士,就“十一五规划”与公平竞争、金融体制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国企与民企如何“共舞”、民企自主创新等主题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宏观与微观上探讨了民营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现将部分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苹果的分法     
《中国集体经济》2010,(8):52-52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其中有两封来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分苹果。  相似文献   
9.
《上海质量》2007,(9):26-26
盼望已久的第十三届亚太质量组织国际会议暨第六届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就要于10月18日~20日在上海举行了。届时,来自国内外工商界、质量界高管,政府官员,以及著名专家、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汇聚一堂,在交流、探讨中,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启迪?哪些国内外著名人士将发表演讲,与会代表可以参与哪些专题的讨论,能参加哪些活动?这些与会代表关心的问题,广大的读者同样也在关心着。  相似文献   
10.
汉堡商会将于9月10日至12日在德国汉堡举办第三届“汉堡峰会”。本届峰会以“汉堡峰会:中国与欧洲相遇”为主题,其概念将秉承前几届会议成功的结构模式,仍将始终如一地为讨论未来中欧关系的发展提供平台。除了政界和经济界著名人士对各自领域的最新情况做演讲,还会举办针对不同领域的专家论坛。本届峰会的重点话题将是气候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