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4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历经400余年风雨的天一阁.不只是老气沉沉的文物而已。天一阁从私家藏书楼的“藏”走向了公共的“开放”,成为了当地乃至全球文化生活的一个因子。或许这与创办人范钦的初衷有所出入,毕竟他曾立下”书不出阎”的严苛规则。但宁波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外交流的第一步从这里迈出.冥冥之中或许有某种命运的契合。  相似文献   
2.
王美怡 《开放时代》2007,(4):F0002-F0002
走到多宝路多宝坊27号时,天正下雨。泰华楼门扉紧闭,院子里的老树从残颓的旧墙上伸出密匝匝的绿叶,清气四溢。即便是在下雨的日子,泰华楼也闻不到书香了。楼内被主人珍藏的种种珍本丛帖,都在岁月流逝中散佚殆尽了。  相似文献   
3.
何玉娟 《宁波通讯》2011,(14):45-45
宁波素以藏书楼著称于世。从宋代开始的历朝历代宁波曾有过许许多多的藏书楼,比如宋代有名的陈禾的二灵山房、楼钥的东楼、袁韶的东西堂、王应麟的汲古堂;元代胡三省的石窖藏书、袁桷的清容居;明代方孝孺的石镜精合、孙月峰的月山旧庐、范钦的天一阁、范大澈的卧云山房;清代藏书楼更是鼎盛一时,有黄宗羲的续钞堂、全祖望的双韭山房、卢址的抱经楼、徐时栋的烟屿楼、万斯同的寒松斋、黄澄量的五桂楼;民国时代有戴季石的访庐、朱赞卿的别宥斋、孙定观的蜗寄庐、  相似文献   
4.
景区     
纪晓岚文化园落成八米长烟袋堪称世界之最中国一代文宗纪晓岚文化园在河北省沧县崔尔庄镇落成,国庆节期间对外开放。园内8.2米长、重21吨的纪晓岚大烟袋堪称世界之最,与《四库全书》一并列为镇园之宝。纪园位于纪晓岚故里沧县崔尔庄镇  相似文献   
5.
刘厅 《江南论坛》2013,(4):59-61
江苏无锡素以富庶繁荣、风光秀丽而著称,地灵而人杰。良好的社会秩序、人文环境和深厚的地域文化,孕育出无数优秀人才,出现了众多声望卓著的望族。正如江阴金武祥在《新阳赵氏清芬录序》中所说:"吾吴山水清澈,风俗纯厚,无论都邑乡里,大率皆有世家名族"。无锡望族是一种以内在文化质量为稳固核心的家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型家族"。很多家族拥有丰富的藏书,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过程中其服务都各不相同,本文试图分析在各个发展过程中其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寒石 《宁波通讯》2012,(14):47-47
“城内天一阁,城外白云庄”。宁波素有南国书城之称。在南方最古老藏书楼天一阁的盛名之下,位于宁波城西、曾盛极一时的浙东学派学术重地白云庄,却罕为外人所识。  相似文献   
8.
再读南浔     
在我的旅游经历中.能够前往两次的地方并不多.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南浔便是其中一个。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在不长的时间里再次前往?是诗意浓郁的园林,中西合璧的豪宅.钦若嘉业的书楼.还是依水而筑的民居,香火缭绕的寺院.风格独特的拱  相似文献   
9.
张宏杰 《英才》2015,(2):116-117
从咸丰末年至同治五年,曾国藩接受的赠书达30多人次,计600余种,数万余卷。这成了他留给子孙的最大一笔财富。曾国藩出身农家,祖上五六百年间,没出过一个读书人。直到他父亲曾麟书,才开始读书,所以家里本来没什么藏书。再加上曾氏父子读书时,"锐意功名",只读应试类的书,因此家中文史书籍积累不富。曾家藏书不多与家庭并不富裕也有关系。虽然出身小地主家庭,但是与一般农民比起来,曾家也不过只是能吃饱饭而已,并没有多少余钱。比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藏书楼丰富的防火经验,对于现代图书馆的防火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文章分析了现代图书馆存在的火灾隐患,并以广西大学图书馆为例,对现代图书馆的防火工作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