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新技术企业的进攻型专利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淑霞 《企业活力》2005,(10):60-61
<正>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市场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专利技术的竞争。谁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产品,就可以垄断一方市场,掌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特别是对于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以及环保等技术领域的高(科)技术企业更是如此。因此,人世后,全国各地纷纷研究制定并实施各自的专利战略。一、高新技术企业应采取进攻型专利战略所谓企业的专利战略,是指企业结合自身研究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专利信息及其有关信息的搜集  相似文献   
2.
企业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每一个创新型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市场竞争中多采取进攻型战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进攻型的企业必定是创新的企业。企业文化决定一个企业在竞争中采取何种战略,或进攻、或中庸,或防守。本文意在通过分析多家具有代表性创新性企业的文化特点,挖掘并归纳出培育进攻型企业文化的相关要素,从而探索一条实现保险企业和保险行业持续性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原过去的十年,东芝销售额一直偏安于5万亿日元一隅,但西田出任总裁后,开始实施“进攻型的经营”,企业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但是,战线不断拉长以后,问题也接二连三地暴露了出来。  相似文献   
4.
他被人誉为保险界少壮派高管,又被人评价为“进攻型”领导,他就是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总裁吴焰,就在此次两会上,记者再一次领略了他的风采。再创辉煌的领跑者2007年履新人保之前,吴焰是中国人寿的总经理,其在国寿任职的几年中,国寿发展飞速,然而正当坊间传闻吴焰将掌舵国寿升任中国人寿董事长时,他却突然被保监会任命为规模小很多的人保总裁。  相似文献   
5.
女人看足球     
张嘉树 《东北之窗》2014,(14):70-70
正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说到足球,便是男人看门道,女人看热闹了(当然女足球专家和我们大连的女球迷例外)。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看门道的,看的是门道,殊不知看热闹的,看的也是门道,那是热闹里面的门道。只不过这种热闹里面的门道要比门道里面的门道离题远些。但我还是看出了一些足球里面的门道。  相似文献   
6.
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缺失影响了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竞争力。我国应吸取发达国家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先进经验,在分析我国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立和完善优势产品企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企业的进攻型战略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切实加强我国规模企业和集群产业的防御性知识产权战略,并完善我国政府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保护机制和援助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进攻型经济与进攻中的经济控制》,一是自己研究的成果,二是作为学术交流。与之相联系的一系列文章,我把他命名为攻守经济学,这是一个创新。攻守兼备经济,比起单纯防守型经济要稳妥些,攻守兼备经济应该是一个高层次的经济类型研究成果,但有它的不足,它的效率l睫一些,为此总结经验,提出进攻型经济与进攻中的经济控制问题,这就是更高层次问题的研究成果。进攻型经济与进攻中的经济控制以进攻型经济为主,全面贯彻进攻型经济的意识和思想,强调在进攻型经济中解决问题,当然进攻型经济是有条件。如果把经济发展看成是一把锁,进攻型经济与进攻中的经济控制是我们打开经济发展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众所周知,"现代质量管理"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休哈特提出的.他在<产品质量的经济管理>一书中指出质量有两个基本特点:"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实体"和"人对客观实体的主观认识和对其结果的感受".他同时指出"优良的品质"最终同质量的主观方面有关.  相似文献   
9.
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进攻型战略日益受到企业的青睐。采用进攻型战略的企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信息技术、科技创新、核心竞争能力及企业文化都具备一定的优势。进攻型企业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用适宜本企业资源整合的进攻策略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竞争是常态,市场中的任何企业都要面临一定程度竞争,即便是垄断行业。 在企业的广告传播中,有的企业主动出击,抓住对手空隙,或游击制胜,或合力围剿,夺得一块市场蛋糕,相反,有的企业坚守营盘,面对咄咄攻势,查漏缺,以广告或公关等手段防守甚至反击。还有的企业采取抗衡策略,在一定时期内稳定目前的市场格局,以蓄势图变。当然,还有的企业在市场硝烟中安若泰山,专心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对手无力与其在同一层面竞争。 虽然攻守之间互有胜负,然而争得市场份额并非企业的最终目的,保持市场健康发展,企业持续盈利才是最重要的。毕竟,竞争不是为了吃掉对手,更不是违反市场规则的明争暗斗,而是为了走入更广阔市场的竞争。[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