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8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20篇
综合类   7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玉军  刘建才 《时代经贸》2007,5(5X):127-128
本文从博弈角度对信息不完全和声誉报酬型羊群行为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剖析,最后从博弈均衡解出发,给出了弱化羊群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控股股东利用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通过关联交易、资金占用、资产置换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获取私有收益的案例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对飞天系资本运营过程的描述分析和特点归纳,揭示其对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价值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权与小股东权益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股权集中型公司是现代公司的主流组织形态之一,其代理成本主要产生于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通过发行多种类股票、交叉持股和金字塔式控股等方式,控股股东能够获取比与其股权份额相对应的名义控制权更大的实际控制权,因而更容易发生以侵害小股东权益作代价追求控制权私下收益的道德风险行为,致使代理成本高昂.声誉机制和法律手段能够迫使控股股东收敛侵占行为,且法律手段较声誉机制更为有效.在中国,声誉机制对控股股东基本不起作用,保护小股东权益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完善相关立法并加大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从1997年到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生的国有资产局将控制权转让给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法人企业的案例数据。研究发现国家股控制权转让后公司业绩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证券市场对国家股转让行为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产生了明显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5.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暴露与监控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萍 《现代财经》2006,26(1):23-25
分析金融衍生工具的活动特点,观察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暴露,研究金融衍生工具各种监控方式的内涵、主要操作手法、适用的范围以及可供选择的对策,有助于建立起全球性金融衍生工具监控框架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IPO时的股权结构是如何形成的?与先前文献只从业绩考察股权结构内生性不同的是,本文从基于控股股东的内部资本市场及其背后的利益动机出发,认为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IPO前的业务关联性、组织形式和产权性质等特征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是上市公司IPO股权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对1999—2004年IPO公司的研究有力地支持了上述假设。并且,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前(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控制)相对于改革后(非国有企业、中央政府控制),其股权结构的形成更容易受政府干预和政策变化的影响,但很少受IPO前公司业绩的影响。这说明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确实有助于减少政府不合理干预,真正实现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7.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刻教训是金融杠杆的过犹不及。本文在金融杠杆概 念及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部门杠杆率进行了多角度的测算,并分析金融过度杠 杆化的形成机制,梳理当前已采取的金融去杠杆措施,总结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下一步管控金 融杠杆、稳住宏观杠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suppressing effect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on earnings management are not consistent in existing literature. In addition,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using financial statements provided by top management to investigate top management's earnings management is not appropriate.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wofold. First, we used external auditors (including the auditors of Taiwan Stock Exchange Corporation and the auditors of two Big Four accounting firms – Deloitte & Touche and KPMG in Taiwan) as respondents in order to obtain less biased data. Second, we investigat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nd the divergence of cash-flow and control righ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existence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nd the divergence of cash-flow and control rights have significant suppressing effec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
公共产品歧视性分配政策与城市人口控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叶建亮 《经济研究》2006,41(11):27-36,127
本文在一个二元经济框架内,通过一个改进的“亨利.乔治”模型,研究了转轨过程中的经济发展导向政府的城市人口控制问题。证明非歧视分配政策和任由城乡人口自由流动的政策组合并非一个有效率的户籍制度安排。不同主体之间在关于城市人口规模的控制上存在着利益差别,歧视性分配政策有助于缩小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实行非歧视的公共产品分配政策同时对城市人口规模按照生产效率加以控制是现有体制下一个有效率的户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股权结构并不能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把两者联系起来的纽带是企业的投资行为,因此研究股权结构对投资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制为出发点,通过对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程度与过度投资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对公司兼具支持与掏空双重影响.但总的来说,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追逐使得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更具有长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