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恺容  李培  谢贞发 《财贸经济》2019,40(2):147-160
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需求侧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是中国现阶段的重点,限购是最常用的政策工具之一,其影响受到大众和学术界的关注。虽然限购政策的有效性已有不少学者关注,但结论尚不一致,且缺乏对限购政策外部性影响的经验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房地产销售与租赁市场和土地市场的日度交易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更准确地评估了限购政策抑制房价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将各市场领域的关联性纳入分析框架,探究了限购政策对房地产租赁市场与土地市场的外部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限购使房价下降10.12%,大于以往研究的估计结果;限购使房租上升25.09%,住宅地价下降9.08%,但对工业和商业地价没有显著影响。倾向得分匹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反事实分析均显示实证结果的可靠性。限购政策的外部性表明,该政策不利于改善实际住房需求者的福利,且可能引发地方政府的"软性抵抗",未来的工作重点应在加强地方税体系建设基础上不断深化土地和房地产的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2.
李春涛  薛原  惠丽丽 《金融研究》2018,457(7):124-142
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15年的数据,研究社保基金持股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我们用上市公司财务重述作为测度盈余质量的指标,发现社保基金持股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发布财务重述的概率,这表明社保基金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并且,社保基金的这一治理作用在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水平较差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上市公司中更加显著。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和安慰剂检验等方法弱化了内生性问题之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说明社保基金持股和盈余质量提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我们称之为社保基金的公司治理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保基金可以通过抑制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增加机构调研次数等途径提升被持股公司的盈余质量。本文有助于认识和评估社保基金持股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督与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度量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以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之后建立的16个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分析对象,在马氏距离配对的基础上运用倍差法发现:平均来看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对母城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并不显著;城市化水平和引资程度的提高能够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持续时间较长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制造业占比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应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制造业产业转移,提高自身的工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在2011、2013、2015和2018年的四期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地级市层面实施大病保险的时间差异,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大病保险制度对农村中老年居民医疗费用负担的影响,并从不同年龄层和收入两个角度对制度的实施效应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大病保险使农村中老年人的住院自付费用有效降低14.4个百分点,有助于医疗费用负担的减轻;大病保险的实施对中年人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效果尤为显著,但对老年人群体、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的影响有限。据此,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减少弱势群体的医疗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农信社改制视作一个准自然实验,利用渐进性DID方法探讨了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信社改制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但先改为农合行再改为农商行的改革路径和县域金融市场的结构性竞争会弱化这一促进作用。异质效应分析发现,市场潜能和非农产业比重越高,农信社改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虽然农信社改制没有显著加剧县域资金外流,但资金外流会弱化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农信社改制对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第一产业,但改制后,农信社加强了对第一产业的促进作用。本文为深化农信社改革、平衡激励机制和社会责任、完善县域要素市场、建立合作机制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Using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approach, we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 10 percentage point reduction in the payroll tax introduced in 2002 in northern Sweden. We find no employment effects among firms existing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whereas the average wage bill per employee increases by about 0.25% per percentage point reduction in the tax rate. Extending the analysis to include entry and exit of firms, we find evidence of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number of firms and a tendency to positive employment effects. Moreover, the wage incidence estimates become insignificant when we account for entry and exit of firms.  相似文献   
7.
叶康涛  刘芳  李帆 《金融研究》2018,453(3):172-189
本文考察了入选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对该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为缓解内生性问题,本文利用中国特有的备选股制度所提供的准自然实验机会,以备选股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备选股,公司在入选成为股指成份股之后,其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上升。进一步的路径检验发现,分析师乐观预测偏差及分析师跟随在其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本研究不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股价崩盘风险动因和股指成份股调整的经济后果,也为监管部门加强分析师监管、完善成份股调整制度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Using the Quarterly Labour Force Survey, we examine the effec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 following the Education Reform Act 1988 on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Compared to previous studies, we mak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resh out-of-school students and returning-from-work students who typically have rather lower prior educational attainment but more work experience. We find that fresh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experienced larger declines in lower secondary-school educational attainment while the returning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grown significantly in shares as a result of the expansion. After accounting for the compositional changes, the Matching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xpansion h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for fresh students, but not for returning students. Our findings imply that government policy to enrol increasingly academically weaker students into universities could be misleading. On the other h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might continue to be an efficient pathway for some low school-achievers to obtain more education and enhance their productivity, provided they have some relevant work experience and favourable non-cognitive skills.  相似文献   
9.
吕朝凤  毛霞 《金融研究》2020,477(3):58-76
本文以城市商业银行的设立为自然实验,结合1990-2015年中国295个地级市数据以及成立的184家城市商业银行,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考察了地方金融机构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商业银行的成立显著促进了城市FDI的流入;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进行倾向得分匹配(PSM)估计之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结合企业数据证实城商行的设立提升了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而影响FDI的区位分布。对城商行兼并和异地扩张行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城商行经营规模的扩张,无论是对属地还是异地城市FDI的促进作用均不明显,而城商行资金规模的扩张对FDI有明显促进作用。这些发现将为我国完善金融体系和升级银行业结构、吸引FDI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0.
通常认为地方官员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基于1994-2012年中国24个省、自治区241个城市市委书记与城市的匹配数据,采用"倍差法"系统地考察了地方官员来源方式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外调使得流入地的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了0.98个百分点,外调官员对本地信息的缺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以地方官员前后任职地区之间的地理距离作为本地信息的代理变量,进一步发现,对一个外调官员而言,前后任职地区之间的地理距离越远,当前任职地区的经济表现越差。此外,官员横向交流和纵向交流对当地经济增长绩效并无显著的差异。研究结果对中国官员交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