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hinese firms are internationalizing at an unprecedented speed. One profound phenomenon linked to this active Chinese firms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is that the process tends to be confronted with negative media coverage of China and Chinese firms in Western countries. How to understand and cope with the negative image of China and Chinese firms, as they are often seen in the Western media, emerges as a relevant and timely research topic in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firm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stimulate idea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firms and the media coverage. We use the case of Geely's acquisition of Volvo Cars, which was to a large extent negatively reported in the Swedish media during 2008–2013, as inspiration to identify the interesting research themes and questions. Given the increasing anti‐globalization trend, we hypothesize that Chinese firms will have to face up to the reality of negative media coverage in many Western countries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 at least in the firms’ initial establishment phases. We end our paper with th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 2017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2.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ut forward the hypothesis that a transformation from closed integral architecture to quasi-open modular architecture contributes to the achievement of a low-cost competitive strategy by Chinese carmakers. The question, “What is quasi-open architecture in Chinese industry?” is addressed in the theoretical section, followed by the Geely case in the passenger car sector. Two perspectives form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that of the carmaker and that of its relationship with suppliers. The findings offer an insight into the competitive strategy of firms in emerging economies and some valuable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the “catching up” trajectory of Chinese firms.  相似文献   
3.
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有利于谋求市场和技术,实现全球资源配置和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汽车这一特有的"蛇吞象"式海外并购事件为例,从市场反应和财务绩效两方面来研究吉利并购沃尔沃能否提升公司价值:从市场反应发现其累积超常收益率并没有跑赢市场;从财务指标变动趋势发现,盈利能力并不稳健,成长能力逐年减弱,风险水平比较高,长期来看将会使股东的财富受到损失。最后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上对我国海外并购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吉利2010年对沃尔沃的跨国并购引起了广泛持续关注。运用财务指标法对吉利从2008年到2012年前后5年的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盈利能力、获现能力和发展能力5个角度共15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评估得出吉利并购绩效优异的结论。吉利在此次并购中积累了做足战略准备、充分利用国际中介、争取政府支持、巧妙选择融资方式、尝试多样化支付手段、注重文化整合、理顺人才管理机制、优化营销模式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汽车民企今后的跨国并购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跨国并购是目前中国汽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基于扩展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以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为例,分别从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要素整合优势和速度优势五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汽车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动因。  相似文献   
6.
郭杰 《价值工程》2011,30(28):16-16
本文分析了吉利汽车科技人才培养机制,论述了吉利汽车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对我国自主品牌企业的启发,对企业的科技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风险与并购后整合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中分析了吉利并购沃尔沃后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了并购后的整合战略:在巩固沃尔沃欧美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中国市场,尽可能释放沃尔沃的产能;发挥沃尔沃的品牌溢出效应,提升吉利品牌价值;保持现有沃尔沃团队的稳定,维护沃尔沃品牌形象;通过交互安排吉利和沃尔沃的管理人员到对方组织中,逐步实现组织结构的调整和文化融合;将技术战略重点放在对沃尔沃的专利和特长技术的消化吸收上;在中国联合组建研发中心,降低吉利的研发成本。  相似文献   
8.
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正成为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选项,吉利并购沃尔沃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技术整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技术整合策略主要有:在技术评价阶段,分别从技术需求和市场需求角度对目标企业的技术进行评估;在技术导入与内化阶段,初期采取技术共存的整合模式,后期采取技术融合的整合模式;对技术人员的整合主要采取沟通为导向的策略;从财务、技术和管理三个维度对技术整合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对汽车行业后发企业吉利汽车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演实现能力升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①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同演化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其中,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企业能力升级,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均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效率性导向与技术导向之间的互动会对能力升级产生抑制作用;②能力升级效果也会对二者的导向选择产生反馈影响,促进共演过程向有助于能力升级的方向发展;③对大型制造企业而言,在发展初期,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企业能力积累。在发展后期,随着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增加并与技术导向创新相结合,更能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0.
对汽车行业后发企业吉利汽车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演实现能力升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①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同演化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其中,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企业能力升级,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均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效率性导向与技术导向之间的互动会对能力升级产生抑制作用;②能力升级效果也会对二者的导向选择产生反馈影响,促进共演过程向有助于能力升级的方向发展;③对大型制造企业而言,在发展初期,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企业能力积累。在发展后期,随着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增加并与技术导向创新相结合,更能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