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9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30篇
经济学   66篇
综合类   11篇
运输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29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业部制在中国企业推行的误区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引入事业部制的组织管理模式,但由于对事业部制的认识欠缺,纷纷遭遇尴尬。本文通过对制度、组织、文化和外部经营环境等四个因素的综合分析,解读了事业部制的推行条件,并提出了中国企业走出事业部制推行尴尬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分工程度包含着部门因组织方式不同而导致的生产率差异,它可以为二元经济结构对立提供一个分析起点。本文构建了一个逐次放松条件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从分工角度解释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模型显示:二元经济结构反差源于部门个人专业化水平、迂回生产程度和产品种类数的不同,二元经济结构是两部门分工水平差异的产物,此判断得到了实证分析的支持。从分工角度出发,可以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债务权责划分是一国分级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实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合法化已经成为解决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前提条件。地方政府债务的合法化不仅是债务融资权的界定问题,更是管理责任的归属问题。近年来中国某些地方已经开始自发地探索地方层面上的政府债务权责划分的方法。国家应尽快制定统一的法规,赋予地方政府合法举债权,但应严格控制债务规模、界定使用范围。应在财政部和省市县财政部门设立债务管理机构,明确地方政府的债务偿还及风险管理责任,加大债务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4.
We describe and analyse the approach used by Team TinTin (Souhaib Ben Taieb and Rob J Hyndman) in the Load Forecasting track of the Kaggle Global Energy Forecasting Competition 2012. The competition involved a hierarchical load forecasting problem for a US utility with 20 geographical zones. The data available consisted of the hourly loads for the 20 zones and hourly temperatures from 11 weather stations, for four and a half years. For each zone, the hourly electricity loads for nine different weeks needed to be predicted without having the locations of either the zones or stations. We used separate models for each hourly period, with component-wise gradient boosting for estimating each model using univariate penalised regression splines as base learners. The models allow for the electricity demand changing with the time-of-year, day-of-week, time-of-day, and on public holidays, with the main predictors being current and past temperatures, and past demand. Team TinTin ranked fifth out of 105 participating teams.  相似文献   
5.
徐蕾 《特区经济》2011,(4):59-60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区域经济会起到重要的调整和引导作用。京津冀地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也面临一些障碍,因此需要对产业发展布局进行整体部署,通过产业分工和集聚形成产业带,以各地现有优势为基础,进行资源整合,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巨大合力,以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部分,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福利和一个国家的地位。文章运用广义价值论研究经济增长问题,以分工为切入点,把分工产生的新增利益和该利益的公平分配统一起来,论述了递增性假设之外另一条增长的可能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交换可以持续地产生比较利益即超过自给自足收益的净收益,这一收益不依赖于技术的递增或递减变化,具有普遍持久稳定性;(2)由分工交换产生的净收益构成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既促进了生产规模和分工范围的扩大,又支持了研发和技术进步;(3)劳动生产力任何提高的效应都通过分工交换产生的比较利益加以放大,在一个分工交换系统中,行为主体提高比较优势产品和比较劣势产品的生产力分别具有正的和负的外部性;(4)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内生经济增长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一个好的制度是能够保证在交易中各方的比较利益率相等,掠夺性制度不仅直接损害经济增长,也不具备长期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动态分工演进,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起点,将秩序服务和财税政策纳入一个理论框架,结合超边际决策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考察在此过程中各个经济人的最优决策在市场上相互作用而内生的各种变化,揭示了财税政策作用于工农业分工和农业生产率的内在机制。然后,使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对相关结论进行实证检验。模型分析表明,政府财税政策的实施在促进工农业分工水平提高的情况下,会扩大粮食生产的迂回化经济程度,进而推动粮食部门的农地生产率提升。就长期而言,单位面积的财政支农支出对农地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其他农业生产要素既定情况下,单位面积的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农地生产率增加3.23%;从短期来看,单位面积财政支农支出对农地生产率的作用较弱,但在反向修正机制的作用下,最终会达到有效提高农地生产率的长期稳定均衡。另外,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促进了分工水平的提高,而分工水平的提高又推动了农业生产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农业减量化:农户经营的规模逻辑及其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将农户分为五种类型,并将农地规模分解为地块规模、经营规模与连片规模,由此构建“农户类型—规模形式—减量化行为”的分析框架,进而阐明农户减量化的规模逻辑。基于农户问卷的实证分析表明:①对于所有样本农户来说,地块规模越大,减施量越高。其中,追求产量最大化的生产型小农,减施量与经营规模呈“倒U”型变化,而追求多元化经营的功能型小农,减施量随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增加;②农户连片规模扩大,减施量就增高,并且能够增强地块规模扩大以及经营规模扩大对减施的促进作用;③农户社会服务卷入程度加深,能够增强地块规模、经营规模和连片规模扩大对减施的促进作用。据此,农业减量化,应鼓励农户开展连片种植,形成生产性服务的市场容量,然后诱导服务供应商提供专业化服务,进而实现服务规模经营对农地规模经营的替代。  相似文献   
9.
农民如何依托土地脱贫增收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农业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提升农业产出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示范园模式”与“公司+农户”模式加强农业科技与金融融合;构建完善的试验-示范技术扩散体系,帮助农民进行技术模仿,提升农业技术能力;结合金融扶持,帮助农民提升对接市场技术的能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是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群产业结构分工及状况如何会必然直接影响其发育程度及其国际竞争力,因此科学合理测度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运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辽中南城市群2009年产业结构与分工状态,得出结论:①宏观层次上,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结构总体相似程度较高,产业结构地域分工不明确;②中观层次上,城市群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虽然明显,但产业的地域分工已经开始显现;③不同产业与辽中南城市群的相似程度不同。通过上述研究,以期在实践上为辽中南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