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2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fter analyzing the grassl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nomads vs. agrarian land use styles and their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agro-pastoral mosaic zone in northern China, it was concluded that Mongolian nomadic culture is more close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ecological culture in the modern sense. Mongolian nomadic culture has advantages over agrarian culture i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car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grasslands, and in sustainable human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Generally speaking nomadic culture prevents desertification; whereas, agrarian culture facilitates desertification. Confliction between nomadic protection and agrarian destruction of grassland ecosystem is essentially focused on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and even global ecological safety. Obviously,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safety should be given priority because human social and economic existence, as well as development depend on and are decided by the vulnerable ecological safety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Therefore expansion of cropping into the fragile ecosystem of arid lands was unfortunate. The long term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hese grassland ecosystems could benefit from reversal of policies that are exacerbating the problems of land degradation, and from the adoption of land use practices that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centuries by Mongolian herders. Protection of grasslands and nomadic culture is far more important or even vital to the subsistence and sustainability of human and all other beings, compared to the protection of agrarian lifestyle and land cultivation. Protection of ecologic safety is protecting the premise and fundamental base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It is important to derive the rational elements of nomadic culture i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and in the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in northern China. Based on analyzing and reasoning in line with the quintessence of nomadic culture summarized, some proposals on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area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
汉语课程是民族教育的基础课程,也是促进民族教育质量的主要推力。针对语际语境和民族文化语境双重影响下的蒙古族学生汉语表达缺陷,研究并应用以表达为核心的汉语语用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就蒙生语用方面的问题,从文化词语分析、设计教学情境、布置相应课程模块等方面探讨构建新教学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蒙古族传统教育内涵及其意义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蒙古族传统教育大致分为母本教育、政本教育和民本教育.蒙古族传统教育的现代精神、蒙古族传统教育的现代教育价值,对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蒙古国学者巴.索特纳木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翻译文学"的概念。之后策.达木丁苏荣等主编的文学史著作全面地反映了当时蒙古文学在接受异文化过程中发展、演进的大致轨迹,为进一步挖掘和深入研究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蒙汉文学交流史的跨文化特性,为蒙汉文学比较研究提供了基本条件。研究当代蒙汉文学交流,对蒙古族翻译文学史研究、民族文学关系史研究都有重要价值。该领域的研究对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诸多新的课题,理应成为当今比较文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着手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与影响,梳理基本脉络,勾勒其发展轨迹,是目前急需着手开展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对那达慕文化资源振兴与开发应特别注意从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两方面去挖掘蒙古族那达慕文化资源,既需要积极抢救即将消失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也需要努力创新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从而实现那达慕文化与社会经济之间、那达慕文化内部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亚健康人口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多,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饮食养生逐渐成为时尚。少数民族饮食因其独特性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被人们广为推崇。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特色鲜明,养生文化内涵丰富,使之与地方旅游相结合,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开发蒙古族饮食养生旅游的可行性策略如下:强化文化符号象征;打造蒙古养生文化节;开发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参与性体验式饮食养生游;关注相关产业结合,带动养生餐饮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市场营销蒙授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目标单一、生源基础不同的学生使用同一套培养方案、专业课设置面窄过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弊端,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导致学生消极对待学习,影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和提高,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必须通过确立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强化教学运行管理、重视对蒙汉双语授课专业学生的管理等措施,对蒙汉双语授课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才能适应社会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蒙中经济区区位条件及其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山 《经济地理》2000,20(5):30-33
本文通过阐述加快开发蒙中经济区的战略意义、分析蒙中经济区矿产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和地缘等区位优势以及水资源、自然生态环境和地区二元结构等制约因素,提出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蒙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制定实施管理协调专门机构、健全机制体系、适当扩大城镇辖区和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事业等加快蒙中经济区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是现阶段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青海省柴达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组织开展的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本文通过对青海省柴达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的研究,提出了巴州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塔娜 《价值工程》2011,30(12):328-328
阐述布里亚特蒙古人歌舞艺术的主要特点;如何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些集体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