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94篇
工业经济   25篇
计划管理   747篇
经济学   395篇
综合类   102篇
运输经济   88篇
旅游经济   42篇
贸易经济   100篇
农业经济   314篇
经济概况   26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nderdetermin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Duhem–Quine thesis,is a familiar if under-researched theme in economics. In thelight of this, we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land andhousing economics. Through its Cartesian dualistic delineationof theory and data, the contemporary mainstream approach appearsunable to circumvent the problem of underdetermination. In effect,it employs the strong version of Duhem–Quine in its retentionof the assumption of a single, unitary competitive market (andassociated access–space trade-off). Conversely, we highlightthe affinity of Ely's (and the later Columbia School's) approachto pragmatists Dewey and Peirce, which provides a more fruitfulbasis for explanation.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城市化与城市资源压力的协整检验与因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人口、经济、社会、地域景观四个方面,构建陕西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陕西省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同时,构建资源压力指数对陕西省城市资源压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对其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①1990~2009年期间陕西省城市化综合水平持续提高;②城市资源压力指数与城市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愈演愈烈,向高空要空间、向地下要空间,已经成为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手段.[1]作为城市重要基础的城市地下空间设施规模越来越庞大、密集,种类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地下管道作为城市的“生命线”,需要建立一个公共的城市地下管道信息服...  相似文献   
4.
从人口规模看我国的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其就业压力也最大。近年来,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人口规模角度探讨我国的就业问题,分析人口规模对就业的影响,这对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体验旅游与济南历史文化名城景观塑造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旅游模式已进化到"体验旅游"这一高级阶段,针对体验旅游的特征,本文对济南的城市景观进行了思考,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强化易识别的城市景观结构;营造多样性的城市景现环境体验氛围;突出差异性的城市景观元素;完善参与性旅游的互动平台的相应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家庭收入由低到高将城镇居民划分成四个收入群体,并应用带有家庭属性的AIDS模型分析每个收入群体的消费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城镇居民对于大多数商品消费的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家庭用品和交通通讯消费富有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因此,政府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使家庭用品和交通通讯商品的价格降低,可以有效地刺激城镇居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   
7.
统筹协调的城乡发展格局是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分析城乡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相关省份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对中原经济区各地市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显示:(1)中原经济区城乡协调发展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块状"分布格局,北方城乡协调水平总体好于南方;(2)不同因子对地级市层次城乡协调发展影响程度与各地级市之间按各主因子的差异程度不具备一致性;(3)县域经济发展是推动城乡系统向高水平城乡协调关系演进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人口流动性、公共收入与支出--户籍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夏纪军 《经济研究》2004,39(10):56-65
本文分析了人口流动性的内生决定 ,以此解释中国户籍管理政策变迁的动因。文章表明 ,分权框架下的区际竞争将推动政府降低人口流动成本。一般而言 ,集权 ①框架下的最优流动性水平普遍低于分权框架下的流动性水平。与我国近 2 0年来户籍政策变化相一致的是 ,跨区劳动力配置需求的上升增加了户籍管制的效率损失成本 ,将推动人口流动成本下降。我们认为 ,除了协调地方公共品供给外部性、限制地区间税收竞争以最大化税收收入这两个基本原因之外 ,我国户籍管制的另一个特殊原因是便于执行地区差别政策。而设置流动成本的效率性取决于政府目标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一致性程度。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对城市规划提出新的要求,即:通过人口、土地等资源的时空配置,最大限度地减小城市面临的潜在气候风险.本文从“城市发展如何考虑气候变化与风险管理需求”这一核心问题出发,探讨了气候风险、气候风险管理及适应型城市的概念和内容,指出在中国城市化提升阶段,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气候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基于国外城市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实践与经验,提出将适应与气候风险管理纳入城市规划,提出构建适应型城市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0.
科技资源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区域科技资源匮乏与协同度较低严重制约区域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因此,促进区域科技资源协同与共享,如何推动各创新主体共同治理、共同发展是政府与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运用2008—2017年黑龙江省与吉林省科技统计数据及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哈长城市群科技资源协同现状与未来协同趋势进行测算,结合生态学理论与生态化治理方式,设计区域科技资源生态化治理机制。结果发现:2009—2017年科技资源复合系统协同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长态势平缓,其中2009-2011年和2013年复合系统协同度处于低水平协调状态,其它均处于一般协调状态。通过预测发现,2008—2022年科技资源复合系统协同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仍处于一般协同状态。基于此,围绕科技发展生态环境、区域空间协同、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设计治理机制,促进区域科技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