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8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有关非洲国家因战乱和暴力活动造成中国投资者人身和资产损害的情况不时发生。对此,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非BIT全面保护和安全条款在保护投资者免受人身损害,以及保护投资者法律权益两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著作中具有两类四种含义,应基于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把握不同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念的"市民社会",与所谓普世价值密切相关,它是马克思理论集中批判的对象。如果说马克思具有某种市民社会理论的话,也只能看成基于唯物史观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内在机理的理论。应从原则高度明确反对将两种性质的市民社会理论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的做法。沈越教授将市民社会臆想为没有阶级属性的永恒的"中产阶级"社会。认为西方经济学、西方哲学等只是这种没有阶级属性的市民的意识形态,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应该不加批判地原原本本地"拿来"。他还试图通过个别德文词的辨析,一方面将苏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既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贴上"伪马克思主义"的标签,另一方面把马克思理论整体性地改造成没有阶级属性的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实质上是有意识地将马克思理论与西方意识形态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3.
理性历来是经济学研究秉持的最基本的行为假设,然而自从其概念诞生以来,经济学家们对它的理解与解释却众说纷纭。理性的框架应界定为:利己性、最优化与偏好一致性。对理性假设应该采取秉持实证主义思想,维持理性假设的态度与措施;当理论与现实矛盾时,谨慎地适当地扩展理论模型或环境假设,扩展的底限是维持理性的内在一致性,上限则取决于理论的一般性与现实性的权衡。  相似文献   
4.
5.
宋子千的《旅游研究方法论的实证主义与现象学之争》(简称《之争》)一文将申葆嘉先生的“旅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和谢彦君教授的“旅游的本质是体验”分别作为旅游学研究中实证主义和现象学方法的代表性观点而对立起来。实际上, 不管是在当代旅游学界, 还是在申、谢两位学者之间, 都不存在关于研究方法论的“主义”之争一说。《之争》在未考虑科学研究中不同类型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方法的情况下对两位学者的立场做出了武断的批评, 如果不予以澄清, 很可能会引起学术界在此类问题上的无谓甚至错误的争论, 误导学术研究的方向。同时, 《之争》在现象学的分析和技术理性等概念的使用上还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 另有若干细节问题亦需要进一步澄清。鉴于旅游学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较为初步的阶段, 对旅游学基础理论的讨论必须秉持客观、严谨和科学的态度, 该文旨在与《之争》中的若干观点做一些商榷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ourist experiences are essentially individualistic, although it is possible to discern consensual realties. It follows the viewpoint that positivistic research methodologies contain limitations in not being able to define the nature of individual tourist experience, and suggests that phenomenographic analysis may be one approach that permits both a revelation of individual experience while permitting model building of the shared consensus of what is actually happening. More tentatively it is suggested that, when allied with the use of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software, such as that of CATPAC™, a post‐positivist paradigm of research results. Some results of research using this approach are indicated. Copyright © 200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
虽然逻辑实证主义作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一个流派已经日趋衰落,但是,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的根本看法和关于科学和人文两个世界的截然划分等观念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在某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为此,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及其局限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以阐明理论的得失。  相似文献   
8.
杨阳 《改革与开放》2011,(12):30-31
法律与道德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对法律进行道德评价的活动。无论是论述法律内在道德和外在道德还是最低限度的自然法,都试图揭示道德与法律的联系,但是并未清晰指出法律的最低道德性这一本质属性。如果把善的伦理学意义嫁接到法理体系,容易模糊法律和道德的不同核质,走向泛道德化的错误。法律不能离开伦理意义上的评价,这种评价和融合应当建立在一种性质清晰分界的前提之下才可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小产权房的法律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设的小产权房是违法的行为,城市居民作为购房人不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义务,只能有不当得利的请求权.但法律实证主义绝对化易形成"恶法亦法"现象.所以当恶法影响甚众时,仍以法律实证主义剖析现实问题可能并不妥贴,因此继续完善相关制度以解决小产权房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而又全面地评述了逻辑主义(即逻辑实证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的相关思想,提出了必须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的两种重要涵义:第一种划界和第二种划界.首次理清了逻辑主义关于这两种划界的不同说法,而这两种划界在过去常常是混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