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41篇
经济学   58篇
综合类   150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36篇
农业经济   41篇
经济概况   5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汉初期是我国农业经济迅速恢复并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这与西汉初期统治集团采取了比较符合实际的"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紧密相关。其时代背景主要是鉴于秦朝实行严刑峻法、横征暴敛政策而亡的历史教训,以及汉初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的实际状况。"与民休息"政策内容丰富,主要包括调整土地关系、赋予军功贵族免役特权、免部分官私奴婢为庶人、减免田税口算徭戍、崇尚节俭和轻刑慎罚等六个方面。"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将为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的落后制约了其人力资源的开发,也制约了其经济发展.借鉴江苏"教育强省"的成功经验,西部教育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为教育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因地制宜发展教育,为教育的发展建构体制框架;建立多元的投资机制,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促进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挖掘潜力.  相似文献   
3.
东中西协力联动 推进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东中西合作可分为对口支援和互惠互利的区际贸易经济技术协作两类;互利双赢是东中西合作常青不衰的关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共同努力,从政策上促进东中西合作,规范跨区合作规则,降低合作风险与交易费用,提高合作各方的投资回报预期和合作项目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组织体系,服务西部的开发开放.发展货币市场,培育资本市场,改善西部的融资环境.提高金融开放程度,强化资本国际运作,加快西部的金融国际化.加强制度约束,促进西部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彻底解决西部的"三农"问题和西部农村的发展,需要开拓我国西部农村市场.研究发现,西部农村市场的发育滞后主要是由构成西部农村市场的供给和农村市场的需求不够完善,以及西部农村市场发展的外部渠道不够畅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开拓我国西部农村市场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中、西部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城镇化率的地区差异较大,东部较高,西部较低,中部居中;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区的城镇化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提高幅度的地区差异也较明显,东部地区提高幅度较大,西部地区提高幅度较小,中部地区提高幅度居中.各地区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著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中,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西部、中部和东部,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顺序恰好相反.因此,继续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西部地区集装箱运输发展面临的三大形势,即西部大开发、我国已经加入WTO和集装箱运输的第四次革命,然后从六个方面探讨了西部地区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西部地区集装箱运输进一步发展应采取的十大对策。  相似文献   
8.
重庆在三大地域单元城镇化水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非农业人口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比较,在四大直辖市中、长江沿岸经济带四大城市中、西部地区三大城市中,重庆的城镇化水平明显处于较低水平,且城镇化速度缓慢。重庆应进一步促进大中城市的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从而健全和完善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9.
区域合作本来就是一个非计划经济的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需要西部重点区域的协调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示范基地,西部重点区域应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互补性和兼容性,西部地区企业应主动谋划、积极进取,使自己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真正的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西部地区形象塑造与设计模式应考虑的因素入手,探讨了西部地区形象塑造与设计的模式,并对西部地区形象塑造与设计的经济战略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大力发展西部经济,以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带动西部地区形象的塑造,其它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