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经济   38篇
计划管理   34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46篇
经济概况   24篇
水利工程   2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梅翔 《给水排水》1999,25(5):T3
分析了YDT、TA及PWT3种填料的结构特点,对3种填料在微污染水源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中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初步比较。研究表明3种填料均可用于微污染水源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并且3种填料在比表面积相近的安装布置方式下运行条件相同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接近。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填料的最优布置方式及在不同的水源水水质条件下填料运行状态的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民黄河》2017,(5):76-80
城市污染河道缺氧会导致水体发黑变臭。设计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和狐尾藻四种沉水植物自然光照和避光条件下的复氧试验:将四种沉水植物分别放置于清水和城市污染水体中培养一周后,测定清水中溶解氧(DO)和城市污染水体中DO、氨氮(NH_4~+-N)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浓度,研究水体中DO与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复氧效果明显,四种沉水植物作用下水体在自然光照条件下DO浓度均高于避光条件下的;四种沉水植物对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率,自然光照条件下,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和狐尾藻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95.05%、92.74%、89.45%和88.29%;沉水植物对COD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后期水体中COD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3.
何洋  张佩  崔晨  韩枫 《治淮》2015,(1):41-42
氨氮普遍存在于地表水及地下水中。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以及氨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这两种氮的组成比取决于水体的p H值,当p H值高时,游离氨的比例高;反之则离子氨氮的比例高。水中氨氮的来源主要是生活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分解的产物、某些工业污水及农田排水。氨氮含量的多少是判断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评价水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氨氮测定的常用方法有纳氏试剂比色法,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和滴定法,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纳氏试  相似文献   
4.
淮河流域水质污染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选取淮河流域的82个水质监测站,对各站点的1986—2005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全流域内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的时空变异特征,为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修复提供依据。采用时间序列法分析水体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应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流域范围内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水质变化主要受到入河排污量、上游来水量、闸坝调控方式以及气候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蚌埠站的水体污染物浓度多年变化规律表明,1995年是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的转折点,1995年前水体污染物浓度不断恶化,1995年后水体污染物浓度逐渐好转。DO浓度的年内变化主要受到水温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浓度高于夏季浓度;CODMn浓度同时受到闸坝调控方式以及区域来水量的影响,汛期浓度低于非汛期。从全流域的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看,有机污染物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的河段主要分布在淮北支流上,说明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虽然流域进入相对丰水期以及进行了大规模的水污染联防工作,淮河流域水质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2000年后,随着流域内入河污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淮河流域的水质污染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物沸石过滤器,研究自然挂膜条件下的设备启动过程,并对不同工况下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得出较为经济的运行参数。在水力负荷为6.79 m3/(m2.h),气水比为1∶1时,生物沸石过滤器对氨氮、CODCr、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43%、43.3%、68.73%,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同时对该工艺在低温下的处理效果进行试验研究,当水力停留时间为0.44 h时,氨氮平均去除率为26.25%。  相似文献   
6.
针对维生素B12生产废水中氨氮的处理,利用沉矾法(黄铵铁矾)去除氨氮,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pH、药剂投加量与氨氮去除率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以硫酸铁为反应药剂,最佳操作条件为:pH=2.8,硫酸铁为0.07 mol/L,反应时间24 h。初始氨氮浓度为300 mg/L,经过处理,氨氮的去除率可达88%。  相似文献   
7.
目前,针对北方城市滞缓流水体的自净能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自净能力的计算缺少相应的模式.在深入研究滞缓流河湖水体自净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及室外模拟实验、物理模型实验和现场实验,研究了不同水质、流速、护坡结构形式及季节对水体自净能力的影响,为滞缓流水体的水系规划、水生态修复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韩枫 《治淮》2013,(12):56-57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成分复杂,其中含有的各种干扰物质会使水样带色或浑浊,影响氨氮的测定,为此在分析时需作适当的预处理。现通过实验,对不同类型水样分别采用取絮凝沉淀(取上清液、过滤、离心)、蒸馏等方法进行预处理,通过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下纳氏试剂比色法氨氮测定结果,分析各种预处理方法对污水中氨氮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锐  孙照东  史瑞兰 《人民黄河》2012,(1):78-79,91
采用1992年7月—2008年2月黄河干流潼关、三门峡、小浪底等水质监测断面氨氮逐月浓度监测数据,分析了小浪底水库运行前后潼关、三门峡、小浪底的氨氮年通量、年平均浓度变化情况,并结合潼关自动站与花园口自动站氨氮监测数据以及断面过水流量历史记录,研究了小浪底水库对氨氮的水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运行后,就氨氮指标而言,小浪底坝下断面水质达标率大幅提高;从氨氮浓度波峰出现时间来看,小浪底断面氨氮浓度变化比潼关、三门峡断面滞后,滞后时间为30~60 d;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越大,有效库容越小,水库对氨氮的稀释作用越小,氨氮波峰滞后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0.
以鄱阳湖流域农村小微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多个农村小微湿地的调查,得到该水体中氨氮浓度及分布特征,并使用商值法和安全阈值法2 种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对氨氮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农村小微湿地夏季氨氮浓度在0.18~2.75mg/L 之间,且26.1%的样点超出地表III 类水标准;进贤县氨氮超标率最高,星子县超标率最低。整理分析夏季氨氮数据,商值法评价结果显示南昌县小微湿地水体氨氮对水生生物有短期的生态风险,安全阈值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夏天小微湿地均具有较高的风险性。研究结果可为农村小微湿地生态风险管理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