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7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篇
农业经济   2篇
水利工程   6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推移质输沙规律的再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根据室内和野外实测资料,分析了影响水流推移泥沙效率系数的影响因素,结合Bag-nold提出的水流功率理论,导出了适用小至细沙大至漂石的低、高强度推移质输沙公式,并与其它著名公式进行了比较且用天然河流资料进行验证,给出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冲淤变形剧烈,其平面二维泥沙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开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难题,在学术与工程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起具有通用性的黄河下游平面二维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在该模型中:采用修正的河床变形方程;克服了以往数学模型计算中取饱和恢复系数小于1的缺陷;引入了符合黄河下游河道水沙特点的水流挟沙力和河床糙率计算等公式。在数值方法上:采用边界拟合坐标,对水流连续性方程与动量方程采用交错网格上的ADI方法进行离散求解,对泥沙连续性方程则采用控制容积法进行离散。  相似文献   
3.
用超饱和输沙法计算沉沙池泥沙沉降率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沙沉降计算直接影响着沉沙池的设计,欲使设计成果与实际运行结果相符,重要的是选择沉沙池泥沙沉降计算方法。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是沉沙池设计中较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用打渔张第五条渠、大禹渡平流型定期冲洗式沉沙池实测资料,对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证明,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计算公式结构基本正确。只要α值选择合理,定能计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果。用实到来料进行α值的回归分析,得到α值的经验公式,经验证计算,证明α的经验公式是比较正确的。建议在沉沙池的泥沙沉降计算中采用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α按回归得到的经验公式计算。  相似文献   
4.
5.
根据水利部对小流域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在分析方便水库地形地貌与水文特性的基础上,对方便水库流域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建立了输沙率与流量之间的关系,为方便水库流域水土流失提供了一种较为简单的计(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值模拟与实测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北江下游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的适用性、洪枯季推移质输沙率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以切应力为主要参量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较适用于北江下游河道,洪季Bijker公式、枯季Van Rijn公式计算误差较小。石角断面洪季推移质输沙率为9.06万t/月,枯季为2.43万t/月,年推移质输沙量为49.54万t。推移质输沙主要集中在大塘以上河段,洪枯季均在山塘上游、廻岐洲、界牌洲等处出现输沙率峰值,大塘下游推移质输沙较弱。水面比降是推移质输沙率沿程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间歇性阵流是山区小流域发生的黏性泥石流活动的基本形式,其输沙特性表现出一定的间歇性和涨落特性,其涨落可达均值的2~4个数量级。利用Hurst指数分析了蒋家沟近50年的数千阵泥石流观测资料,发现间歇性阵流的流量、径流量、输沙量序列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说明序列具有一定程度的长程关联性。同时,对比阵流序列与洪峰序列,发现泥石流阵流的长程关联性强于洪峰序列。另一方面,输沙量的累积百分比均满足统一的指数分布形式:P(S)=CS~(-μ)exp(-S/S_c),其中μ越大意味着序列中输沙量较小的阵次越多;S_c表示的是阵流输沙的涨落情况,即S_c越大,阵流输沙的涨落越大。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反映泥沙粒径分布特征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过程,提高流域产输沙模型的模拟精度,以黄河干流玛曲水文站以上区域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季节的泥沙来源不同这一特点,采用坡面、谷沟、河道各来源的泥沙量作为权重,基于WEP-SED分布式流域产输沙模型对流域产输沙过程中的综合泥沙中值粒径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并对采用泥沙固定粒径计算方法和不同来源的泥沙动态粒径计算方法的模型模拟的玛曲水文站输沙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采用泥沙固定粒径计算方法相比,采用泥沙动态粒径计算方法可有效提高模型模拟精度,其NSE值从0.601提升至0.706;采用泥沙动态粒径计算方法模拟的泥沙中值粒径呈现汛期小、非汛期大的动态变化规律,其年内分布规律与实测资料一致。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的理论框架得到普遍认可,但公式在细节处理上尚存在一些不足,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修正和改进,但至今有关床面泥沙随机分布特性仍欠考虑。基于床面泥沙相对暴露度概念,计入床面泥沙随机分布特性,采用滚动起动模式,建立了床面泥沙冲刷概率,并对爱因斯坦推移质输沙率公式进行了修正与完善。经实测资料验证,修正后的输沙率公式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中游泥沙输移特性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黄河中游干流4个水文站及8条主要支流1957-2018年实测降雨输沙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有序聚类分析法研究黄河中游区间输沙时空变化特性,结合双累积曲线法量化输沙变化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中游干流各水文站年输沙量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各站减幅自上游至下游沿程不断增大。区间8条典型支流多年输沙模数自1970s后均呈减少趋势,头道拐-龙门区间对中游区间输沙占比下降明显,区域水土保持治理效益显著。研究显示人类活动是黄河中游输沙锐减的主要驱动因素,对头道拐-龙门区间平均输沙变化贡献率为85.84%,对龙门-潼关区间输沙变化贡献为88.68%,淤地坝、梯田和水库等水利水保工程措施是输沙锐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