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6篇
水利工程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绩效及绩效考核 1.绩效的概念。贝特和霍尔顿指出:“绩效是一多维建构,测量的因素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贝奈丁等认为:“绩效应该定义为工作的结果,因为这些工作结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顾客满意感及所投资金的关系最为密切。”坎恩指出:“绩效是一个人留下的东西,这种东西与目的相对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2.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执着于真实、善良的问题少年,在被学校开除后,经过几天几夜的流浪,他对人生、社会有了新的理解。最终,善良、大爱让他重新返回社会,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霍尔顿似乎一直被他周围的世界所排斥,所欺骗。他觉得自己陷在生活的"另一边",他不断试图在这个他觉得他并不属于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出路。他用孤立来证明自己的清高,他不屑与周围的人交往。但事实却是与他人的交往总会令他困惑,使他受打击,于是他那愤世嫉俗的优越感就成了他自我保护的屏障。可见,霍尔顿的孤立是他生活中仅有的那点儿稳定因素的源泉。霍尔顿的中心目的是抗拒成长的。  相似文献   
4.
上学好时光     
采过无穷花,方酿缤纷甜。拥有过的记忆,总是无价之宝。走过校园里纵横的石子路,曾安然于学校和宿舍这两点一线,也会在书桌前握笔小酣——上学时光在脑中回放,像那无声默片,没有嘈杂,情景深刻动人。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是读书好时光。但不是每一天都是上学好时光。你的上学时光正在进行?还是已经逝去?总能从下面这些书里找到共鸣吧。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是很常见的,这种写作手法的运用有助于挖掘作品中人物的精神世界,表达作者特定的情感和态度,对深化作品的主题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色彩红、黑、白被作者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蕴含及象征意义,使抽象、深邃的含义变得具体、形象,引发了读者的联想,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本文拟从小说中的几个具体形象物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色彩的象征意义作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6.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孤独愤世,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在他的心目中有两个世界:虚构的成人世界和纯真的儿童世界。作为一个十六岁的大孩子,他看透了成人世界的虚假、丑陋,他试图超越这个虚假的社会,努力去寻求真诚与友爱,但残酷的现实彻底粉碎了他的梦,他只能用消极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愤慨,同时他向往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挽救孩子的纯真,但现实注定了他的寻找一次又一次失败,他的这些行动一步一步地把自己带入孤独和绝望、最后无路可走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商》2012,(22):19-22
一天,霍尔顿·考尔菲德告诉自己的妹妹菲比:"我将来要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抓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抓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  相似文献   
8.
史颖  李晶  李坤 《品牌》2014,(8):190-190
孩子是世界的未来。本文通过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精神世界的分析和探索,来探索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我们对于青年一代的成长所需要想的和做的。对霍尔顿这个矛盾体的认知,可以给我们如何教育好孩子们一些很深刻的启示,也指导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应当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艾伦和霍尔顿分别是《伊库斯》和《麦田守望者》的男主人公。他们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与文化持强烈否定态度的反叛者,是自我放逐、坚守"生活在别处"的孤独者,也是拒绝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同流合污的遗世独立者。他们境遇相似不是偶然,而是二战后英国美国社会必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