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6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55篇
经济学   22篇
综合类   14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9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1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上工笔画家胡炜,七十年代生人,年纪不大,画龄不小(四岁学画).而且还是一位博士画家,这在当今的画家当中,是为数不多的.胡炜的画展我参加过几次,感触是一次比一次强烈.首先我觉得胡炜是用"脑子"在画画,为什么说他用"脑子"在作画呢?因为现时画画这一行,实际上也是处于一种"大繁荣"的"无政府"状态,似乎是谁都可以拿起笔挥舞一下,据了解,仅在上海画家就有十万之众.  相似文献   
2.
从五代到两宋,我国花鸟画进入一个繁荣昌盛的成熟时期,形成两大流派,其中“黄家富贵”,以黄筌为代表,又称“黄筌画派”,在中国花鸟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也产生着较为深远的影响。黄派绘画风格是在唐代绘画传统上继承并发展的,“黄氏体制”后来成为北宋画院“标准”,受到赵宋皇家和士大夫的认同,统治北宋前期近百年之久,并对宋后元明清花鸟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花鸟画以其独特的视角表现出对生命的极大关注,其发展历程就是历代创作者的生命活动史,特别是审美活动史。以生命为视点来重新审视中国花鸟画艺术的流变,我们发现各个时期对生命的表述有不同的特点,整体上来看是一个内涵日趋丰富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4.
严秋声 《中关村》2009,(5):106-109
他的每一幅画都是一首诗,每一幅画都是对幸福生活的展示和赞颂,令人鼓舞、让你心旷神怡,把你领入一个美好的境界,激发出你对大自然的感叹和对生活的挚爱……  相似文献   
5.
赵蓓欣 《中关村》2008,(8):109-109
对我来说,绘画是一种追求,是沟通,也是一种执着。它让我和自己沟通,和被人沟通,通过它,使我更了解自己,也从作画的过程中认识了过去我不知道的或没有注意到的形形色色。  相似文献   
6.
田黎明 《中国拍卖》2010,(11):81-82
人在都市如人在山水中,一种理想,一种生存境遇悠然显现在于敏的工笔人物画里。向往人文体验,借助载体,重现自己心性经历,并能在形象意义里通达传统的文化自律,追寻当代人文心语,这已成为于敏文化精神的历程和人物画的深层课题。于敏的绘画语言结构探讨着人物画的当代性,从写生向写意的艰辛求索,于敏体会着人和都市、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和谐。在她扎实的人物造型基础上显现出领略工笔人物形与象的内在涵义,同时她重视追溯文化本源的笔墨之格,从而于敏获得了从生活现实人物又还原为生活中理想人物的  相似文献   
7.
肖宇 《中国电子商务》2012,(18):106-106,14
工笔人物画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它经历过灿烂,也有过凋零。以其独特的思维和表现形式,发展成为民族绘画史上较成熟的画种之一。近三十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工笔人物画已逐步走出历史的束缚,多元化、大众化的创作格局已渐渐形成。在题材的选择、材料和技法的运用上都有所突破,作品也开始显现出较强的时代感,并不断地吸取各民族的传统元素,在彰显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使工笔人物画具有更广泛的灵活性,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冯婷婷 《中关村》2010,(7):97-97
由北京画院组织策划的"丹青映艳——田世光花鸟画精品回顾展"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进入2010年以来的第三个专题展览。这次展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央文史馆研究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画院及田世光先生家乡北京市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9.
《走向世界》2014,(6):76-77
工笔重彩画在走过干年沧桑之后进入了现代,在经历了绚丽、平淡、旁落和拘泥封闭、困惑徘徊之后,终于走向了开放。现代重彩绘画语言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变化,在造型、色彩、肌质、技法等方面均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现代重彩画追寻、弘扬民族艺术传统及艺术精神,使之不离民族文化轨道的同时,又广泛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0.
马顺先简介     
《中国拍卖》2012,(8):26-27
马顺先(1966-),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曾参加文化部第二届重彩画高研班和鲁慕迅工作室中国花鸟画研修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