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关系评价及其差异化分析
引用本文:余永琦,余艳锋,彭柳林,袁婷婷,黄虹,裘甜,沈佳佳.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关系评价及其差异化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12):235-247.
作者姓名:余永琦  余艳锋  彭柳林  袁婷婷  黄虹  裘甜  沈佳佳
作者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南昌 3302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绿色生产行为:影响机制、经验证据及政策优化研究——以江西为例”(72163015);国家自然(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保险+期货’模式下农业收入风险定价与分担机制研究——以江西水稻为例”(720630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规模经营:内在机理、经验证据与政策优化研究——以江西为例”(2020M682110)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院博士启动项目“新时期巩固提升江西粮食主产区地位的路径与对策研究”(JXXTCXBSJJ202013)
摘    要:目的 考察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差异化特征,对实现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2004—2018年长江流域省级面板数据,分别构建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熵权组合权重法测算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和Dagum基尼系数法,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差异特征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 (1)2004—2018年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但农业经济系统发展较为滞后,且两者在总体上、区域间、省份间各有差异。(2)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具有高度耦合特征,且耦合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不同区域表现有所差别。(3)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呈阶梯式上升,协调等级常年稳定在初级协调状态,且中游相较于上、下游协调发展水平更好,区域内差异更小。(4)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差异呈现出波动走势,且基尼系数有扩大趋势,超变密度贡献率均值最大,但在考察期内,区域间差异与超变密度轮换构成影响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结论 应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突破区域发展壁垒,推动农业资源要素在自由流动,激发区域农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新动能,进一步缩小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

关 键 词: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CRITIC—熵权组合权重法  综合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度  Dagum基尼系数法
收稿时间:2021/10/13 0:00:00

EVALUATION AND ITS DIFFERENTIATION ANALYSIS OF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REL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LOGY AND ECONOMY SYSTEM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Yu Yongqi,Yu Yanfeng,Peng Liulin,Yuan Tingting,Huang Hong,Qiu Tian,Shen Jiajia.EVALUATION AND ITS DIFFERENTIATION ANALYSIS OF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REL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LOGY AND ECONOMY SYSTEM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J].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2022,43(12):235-247.
Authors:Yu Yongqi  Yu Yanfeng  Peng Liulin  Yuan Tingting  Huang Hong  Qiu Tian  Shen Jiajia
Institution: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chang 330200, Jiangxi, China
Abstract:
Keywords:agro-eco-economic system  combined weight method of CRITIC-ENTROPY weight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Dagum Gini coefficient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