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主义理论基础
引用本文:王林.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主义理论基础[J].云南农村经济,2007(1):26-27.
作者姓名:王林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村经济学会理事云南省经济研究所,昆明市650041
摘    要:经过改革开放28年的建设实践,我国经济成功实现了一刀切公有制向公有为主、多种所有制为补的体制转轨,农业产品通过价格剪刀差支援工业向工业利税通过转移支付、积极财政政策反哺农业的产业过渡,和摸着石头过河、粗放型资源消耗推进GDP累计、先富带后富向提倡科学发展观、体制创新及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升级、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升。而根据实践经验来看,和谐社会必然包括先进生产力(高科技产业、高发达地区、高收入群体)与相对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协调联动,因为拉近二者距离能形成先进者对落后者的竞争压力,和落后者对先进者的仿效可能。但如果二者差距过大甚至从阶层落差演变成阶级分化,则不仅是人类社会一般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不适应,更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倒退,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更是政治体制存续的问题,关系到对一个国家民族生产关系性质的把握。

关 键 词:社会主义理论  新农村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经济社会发展  先进生产力  积极财政政策  工业利税  产业升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