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企业如何享受奥运?
摘    要:奥运营销,已经以奥运赞助的形式缓缓拉开了序幕。 由于资金和名额的限制,能够成为TOP伙伴和北京奥运赞助商的企业毕竟有限,包括国际赞助商在内总共也不超过40名。剩下的那些中国企业怎么办?他们也期望参与奥运,应该怎么办呢?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有1000万家中小企业、北京有50万家中小企业,分别占据国内企业、北京市企业的绝大多数。年初对国内500家企业的“商机意识”调研显示,国内企业对待奥运商机态度各不相同: 8.4%的企业认为与己无关,因为自己不是做体育产业的。 26.8%的企业消极等待当地政府布置任务,也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 55.2%的企业在通过多方渠道寻找机会,但还没有打开思路,不知从何处入手。 11.6%的企业已经作好充分准备,与奥组委紧密联系,并且已经大胆出击,方案已经比较成形,但这类企业主要是开发建设性项目的大企业。 得不到奥运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的资格,不熟悉奥运规则,一部分中国企业保持着继续观望的态度,想等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加入机金另外一部分则计划通过赞助赛场城市帮助自己建立与奥运的联系,事实却是他们仍然无权使用与奥运相关的任何标志,包括五环标志以及北京奥运的LOGO;还有一部分企业开始积极地寻找机会,制定自己的奥运方案,他们希望得到卓有成效的、能够吸引大众眼球的营销策略。中国企业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奥运营销,并借助奥运平台达成自己的战略使命呢? 为了帮助广大的中国企业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成立了“智动2008工作室”,并辟出了《智动2008》专栏。在这里,我们组织了专业的体育营销咨询顾问为中国企业的奥运营销出谋划策,帮助他们制定奥运战略,规划奥运策略,为他们解答奥运营销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我们还将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中国企业传播奥运相关知识;同时,《智动2008》将为众多希望投身奥运的企业提供一个良性交流平台。在这里,志同道合的管理者们将共享奥运营销的成功与失败,共品其中的苦辣酸甜。编者按]

关 键 词:奥运营销  中国企业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  奥运赞助商  国内企业  中小企业  奥运商机  交流平台  调查结果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