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作者姓名:陈贤瑜
作者单位: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
摘    要:本文分析了电工电子专业主干课程中引入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如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等多种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的做法。电工电子专业,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维护、制造和应用,电力生产和电气制造、维修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学科。其主干课程要求学习者掌握本专业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典型电子整机的组成原理及各部分元件、功能电路的作用;了解相关的本专业岗位上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熟悉常用电工仪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熟练使用和选用直流、交流仪器、仪表;掌握一般电路故障的排除方法、具有对一般电子电路接线、测试、分析故障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有对常用电气控制设备、交直流调速系统、供配电设备等电气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护的能力。对电工专业课程而言,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的理论知识难度太大。因此有些知识点之间的联接就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把握。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就尤为重要。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在没有接受指导和教育的情况下掌握某种技能。这些要求当中既有需要后期不断理解才能突破的理论知识,也有不断需要后天强化熟练的动手技能,而这些内容都是在没有相应指导的情况下,要求操作者依靠自主学习完成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能力尤其是创新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看作是一种必要的能力。正如《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讲的: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学习者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学习能力,更新学习的观念,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创新的学习。自主学习就是培养自学者的主动阅读力、独立思考力、自练自检力、自我控制力、自觉探求力、加速形成概括力、能动的应变力、发展创新思维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盲目被动的接受者,感觉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要让学生热爱学习,将自主学习变成一种习惯,而不是在学校上消极怠慢。以下就教师在学习者自主学习层面上的作用予以阐述。一、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要改变扎根在部分学生脑中认为自主学习是十分困难的,是优秀学生专利的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如在学习RL电路时,笔者让他们分别测量日光灯管、镇流器、电源三者的电压U1、U2、U的大小,并比较U1+U2与U的关系,通过问题三者到底符合怎样的关系?为开始RL串联电路的教学做了铺垫,使他们不得不通过自学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学效果好。二、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能促成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学习倾向和教学需要。一是要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分解成每天能够完成的单元,并坚持当天的任务,不能给自己以任何借口推迟完成原定计划。二是要合理规划每天时间,把必须完成的工作尽可能安排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把既定的学习时间保留出来,养成利用每天的零星时间学习的习惯。三是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行事,学习时间表可以帮助你克服惰性,使你能够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三、方法指导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至于怎样学,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教学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的薄弱环节。要更好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也要及时指点迷津。如在学习混联电路前,先观察日光灯电路的结构,并作出电路图,分析其特点,此举可以大幅提升学生积极性。自学方法因人而异,要提高学习的实效性,还必须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好的自学者不仅能掌握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四、突破课堂限制扩大教学信息的传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扩大教学信息传递,以增加课堂学习密度,给学生最大最快最有效的知识信息,加速提高学习效率。比如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平台。提供网络课程、自学阅读材料、网上相关链接等学习资源;提供作业提交、在线测试、在线交流等方式,构建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作为教育者,我们更清醒地知道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教育的任务必然要由使学生学到知识转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习的本质。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应当成为我们日后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长期地坚持下去。

关 键 词:电工专业  主干课程  自主学习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