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论依据及其现实应用的思考
引用本文:刘绍军,张海亚.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论依据及其现实应用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8).
作者姓名:刘绍军  张海亚
作者单位:1. 重庆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2.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
摘    要:中国证监会在2001年4月25日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证监会计字2001]7号,以下简称7号文),对“非经常性损益”指标进行了第一次界定。由于该文件未对“非经常性损益”概念的内涵、外延给出清晰的界定,上市公司对此理解不一,具体执行时往往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导致公司对所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等财务指标的计算可能不准确。有鉴于此,证监会在2004年1月15日发布了《关于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2004年修订)(证监会计字2004]4号,以下简称4号文)。本文针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意义作一分析,并就上述文件的某些不足之处及该指标的使用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Thoughts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Extraordinary Profits and Losses
Liu Shaojun,Zhang Haiya.Thoughts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Extraordinary Profits and Losses[J].The Chines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2005(8).
Authors:Liu Shaojun  Zhang Haiy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