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集群剩余模型及集群剩余的效应分析——基于“结构洞”理论的研究
引用本文:胡登峰, 王丽萍, 王巍.集群剩余模型及集群剩余的效应分析——基于“结构洞”理论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70-73.
作者姓名:胡登峰  王丽萍  王巍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400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集群剩余与网络治理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创业企业孵育体系建设研究--基于集群租金的视角" 
摘    要:根据“结构洞理论”和经济外部性效应分析,文章认为集群剩余是集群内的组织,包括企业、政府、中介等集群行为主体的网络化行为所产生影响,且这些组织不可能都因自身的投入而获得一个可预期的固定报酬,总会有个体或群体分享一个不确定的报酬;在集群剩余既定的情况下,影响企业分享不确定报酬的相关因素主要是网络位置、网络结构、网络中不同节点及网络中节点属性。同时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集群剩余的效应,并指出以集群剩余作为研究产业集群的视角,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集群网络关系,并为集群内治理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关 键 词:结构洞  集群剩余  剩余效应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东经济管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东经济管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