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工业企业群众性的班组管理
引用本文:郑海航.我国工业企业群众性的班组管理[J].中国工业经济,1984(Z1).
作者姓名:郑海航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摘    要:本文论述了我国班组管理的历史发展、基本内容及其对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我国群众性的班组管理经历了50年代初创、60~70年代发展和80年代提高的三个历史阶段;从形成群众性班组管理的雏形,到班组管理正规化、制度化;从责权利脱节到责权利结合,并借鉴了国外现代管理的经验,使班组管理科学化。班组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组织建设、业务建设和思想建设三个方面。组织建设主要是健全班组内的各种群众管理组织形式和岗位经济责任制。业务建设包括班组的生产、计划、技术、设备、质量、经济核算等各项管理。思想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培养班组集体意识。班组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全员管理”。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全员管理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群众管理具有自觉性、自主性、广泛性,并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重要特色。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