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已获利息倍数计算的思考
引用本文:张文萍.对已获利息倍数计算的思考[J].商业会计,2006(8):27-28.
作者姓名:张文萍
摘    要: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或外部报表使用者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通过计算一系列的财务比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于偿债能力分析,有很多财务比率可供选择,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已获利息倍数等。其中,已获利息倍数也称作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企业息税前利润是所需支付债务利息的多少倍,用以衡量企业偿付利息的能力。在诸多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中,该指标仅是一个辅助指标,但其计算分析结论的正确与否会影响到偿债分析的准确性。已获利息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偿付利息,否则相反。该指标对于存在银行有息负债(比如银行借款)的企业,体现其对银行债务如期履约的最基本的保障程度。

关 键 词:已获利息倍数  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内部  资产负债率  财务管理人员  资产管理能力  财务比率  银行借款  银行债务  息税前利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