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传统与时代的共构——论“十七年”儿童文学教育性的成因
引用本文:曹松.传统与时代的共构——论“十七年”儿童文学教育性的成因[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作者姓名:曹松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江苏,宿迁,223800
摘    要:"十七年"儿童文学带有浓重的教育色彩,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深层积淀密不可分。同时,新中国的诞生对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提出了新的时代的要求,"教育儿童健康成长"成为了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主题观念与审美走向。此外,苏联儿童文学的影响意义重大,其中将儿童文学纳入教育框架的理论,被"十七年"儿童文学作家和理论工作者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

关 键 词:“十七年”儿童文学  传统文化心理  时代要求  苏联儿童文学影响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