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气候界线及其变迁
引用本文:郑圆圆,郭思彤,苏 筠.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气候界线及其变迁[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3):6-13.
作者姓名:郑圆圆  郭思彤  苏 筠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安庆 246000;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
基金项目: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CB950103)
摘    要:北方农牧交错带对于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敏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 的战略地位。因此,关于其气候界线及变迁的基础研究,可以为农牧交错带的其他深入研究提供科学支 撑。文章基于北方236个气象站点1980~2009年的日气象资料,依据李世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气 候指标界定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时段的气候界线,通过叠置法分析农牧交错带的核心区域及气候界线变 迁。结果表明:现今(1980~2009年)农牧交错带的分布仍呈现出从东北至西南的带状格局,但范围整体 较早期(20世纪80年代前)有所扩张,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交错带面积最广。近30年来,农牧交错带 的气候界线东西摆动,但整体上是向东迁移的。变化趋势与该区域降水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东北 段变化幅度大,由于该区降水量减少而向东变迁;华北区的东部变化幅度较大,而其西部则变化幅度小; 西北段则由于该区降水量增加而向西北延伸。

关 键 词:北方农牧交错带  气候界线  气候变化  气候指标
收稿时间:2/2/2014 12:00:00 AM

THE CLIMATE BOUNDARY AND ITS CHANGE IN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ERN CHINA
Zheng Yuanyuan,Guo Sitong and Su Yun.THE CLIMATE BOUNDARY AND ITS CHANGE IN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ERN CHINA[J].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2014,35(3):6-13.
Authors:Zheng Yuanyuan  Guo Sitong and Su Yun
Abstract:
Keywords:ecotone in Northern China  climate boundary  climate change  climate index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