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国外稳定物价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引用本文:宋养琰.国外稳定物价的主要做法与经验[J].中国合作经济,2008(2):54-55.
作者姓名:宋养琰
作者单位: 
摘    要:当前物价上涨现象具有全球性,原因错综复杂。2007年,俄罗斯、南非、阿根廷、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和我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涨幅都超过了5%;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的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均在2%-4%之间。一些专家认为,美国2007年调整燃料乙醇政策、改变玉米消费结构、大幅度减少农产品出口等政策,是造成世界食品价格上升的重要原因。多数观察家认为,国际市场上的石油、粮食及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全球流动性大量过剩、美元贬值、欧佩克限产、国际投机资金炒作等行为,都是引发全球性物价上涨的因素。还有世界环境恶化,地球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由此造成主要农作物如小麦、大米、豆类等在一些地区大幅度减产,也是世界食品价格上升的重要成因。日前,我国为了有效遏制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快速上涨势头,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其实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为稳定物价而各出奇招。以下是其他国家目前为稳定物价的一些做法及其经验。

关 键 词:稳定物价  经验  做法  消费价格指数  印度尼西亚  国外  物价上涨  大宗商品价格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