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锰毒胁迫下三种豆科作物适应性差异及耐锰途径
摘    要:研究大豆、草木犀和苜蓿在锰毒胁迫下适应性差异,并从不同植株器官分析其耐锰途径。通过水培实验,将20d苗龄的供试植株分别于2.5(CK)、50、100μmol·L~(-1) MnSO_4培养液中培养20d后,收获并测定生物量和植株锰、铁含量。结果表明:过量的锰不同程度地抑制植株的生长,大豆、苜蓿的生长受到极显著抑制,根系受到严重的抑制,根冠比呈下降趋势;草木犀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均未受到显著抑制,相对生物量变化不显著。草木犀作为相对耐锰毒胁迫作物,锰毒胁迫下锰主要积累于根系(根系锰含量分别是对照植株的10、16倍),地上部主要积累于茎中(茎的锰累积量比例增加了14%)。植株地上部、根系对锰的吸收、分布和累积决定了过量的锰对植株生物性状和生长的影响,根系大量积累锰可能是植株适应高锰的一种途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