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心理探索
引用本文:丁字红,杨柳翠.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心理探索[J].魅力中国,2013(11):221-221.
作者姓名:丁字红  杨柳翠
作者单位:山西省霍州市开元办赵家庄中学,山西霍州市031400
摘    要:山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反馈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完成这一过程?笔者认为:注意观察学生听课时的言表等心理反映,同时根据学生的共同心理特点和因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所形成的个性差异,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而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教学,就能使教学活动变得和谐愉快,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初中学生时期从心理特征方面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初一阶段和初二、初三阶段。初中一年级学生刚刚踏人中学,从心理成熟角度看,还带着小学时的稚气。而且,由于已习惯了小学时靠死记硬背便能学好语文的学习“方法”,所以无论是对中学的授课方式,还是学习方法,都感到不适应。由此,造成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淡薄了,往往教师抓得紧,他也紧;教师抓得松,他也松,他们这时有三大特点:一、课堂上好动,缺乏自制力,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较差。理解与记忆离不开具体、实在的感性材料。二、他们喜欢向老师敞开自己的胸怀,

关 键 词:初中语文教学  心理探索  初中一年级学生  初中学生  学习方法  创造性思维  反馈过程  教学过程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