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税收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一面聚焦镜——关于中国古代税收的历史思考
引用本文:郑仲兵.税收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一面聚焦镜——关于中国古代税收的历史思考[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3(5).
作者姓名:郑仲兵
摘    要:之一 中国古代税收历史脉络 夏、商、周(西周)三代的三种赋税形态,史称"贡"、"助"、"彻".尽管形式上各有不同,但总的税率大致都是十分之一,即所谓"什一而税".夏之贡近似于定额课征形式;商之助和周之彻,均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前者为劳役课征形式,后者为劳役向实物课征的过渡形式.共同的特点是:税率低,贡赋并重,租税合一.它反映了在国家出现的早期阶段,实行分封制政体,税收的初级形态,也反映了税收从自下而上的自愿形式向自上而下的强制形式的演化过程.三代时期的"工商食官"、"市廛而不税,关讥而不征",到了西周后期,有了"关市之征",即有了初始的商税.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