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爪牙”的语义流变
引用本文:杨帆.“爪牙”的语义流变[J].魅力中国,2010(20):212-212.
作者姓名:杨帆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    要:“爪”是象形字,按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为手掌之形。其指微曲。金文中有带指甲之形者,本义指人的指甲,后引申为鸟兽的脚趾。“牙”也是个象形字,本义指槽牙,后引申为人和禽兽的牙齿。这两个字都是单音节词,在先秦时期,已经开始联合使用,如《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韩非子·二柄》:“使虎释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则虎反服于狗矣”,在这里“爪”“牙”连用作为一个联合词组,仍表示它们的本义,仅指动物的爪子和牙齿。而随着“爪“‘牙”连用频率的提高,它们组成的联合词组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并被当成一个新词使用。爪牙是鸟兽防卫与攻击不可或缺的武器,通常都比较锋利,由此种性能的比喻义而引申出以下几种意义。

关 键 词:流变  语义  单音节词  先秦时期  象形字  “爪”  甲骨文  本义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