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1995—2020年气候变化和耕地利用变化对中国耕地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分析
引用本文:刘泽瑾,焦利民,连喜红. 1995—2020年气候变化和耕地利用变化对中国耕地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 2022, 36(3): 62-73
作者姓名:刘泽瑾  焦利民  连喜红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1ZDA064)。
摘    要:研究目的:探究区域尺度与网格尺度气候变化与耕地利用变化对耕地气候生产潜力相对贡献的空间异质性,为理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利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测算耕地气候生产潜力,通过情景分析评估气候变化和耕地利用变化对中国耕地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1)耕地单位面积气候生产潜力整体呈现自北向南递增的分布态势,高值区(>2 000 t/km2)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优越的华南地区,低值区(≤500 t/km2)主要集中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农业区的西北部;(2)耕地气候生产潜力总量自1995年的24.95亿t波动增长至2020年的25.97亿t,增长了约4.09%,北部农业区上升最为明显;(3)气候变化和耕地利用变化对中国耕地气候生产潜力总量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69.26%和30.11%;(4)在气候生产潜力视角下耕地变化总体上表现为“占优补劣”,潜力较低的北部农业区耕地“占少补多”和水热条件改善促使了该地区气候生产潜力总量提升,而潜力较高的华中和华南地区则由于耕地“占多补少”抵消了水热条件改善的影响导致耕地气候生产潜力总量持平或显著下降。研究结论:气候变化带来的水热条件改善提升了耕地气候生产潜力,但确保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平衡、优化补充耕地布局、严格控制耕地流失仍是保障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

关 键 词:耕地利用变化;气候生产潜力;气候变化;空间分异;农业区
收稿时间:2021-10-18
修稿时间:2022-02-28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Cultivated Land Use Change on Climatic Potential Productivity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from 1995 to 2020
Abstract:
Keywords:cultivated land use change   climatic potential productivity   climate change   spatial variation   agricultural region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地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地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