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实践、效果评估及现实启示
引用本文:王晓明,夏洪涛,李建伟,程卫红,高磊,魏鹏飞,赵明晓,陆萍.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实践、效果评估及现实启示[J].西南金融,2024(4):3-19.
作者姓名:王晓明  夏洪涛  李建伟  程卫红  高磊  魏鹏飞  赵明晓  陆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
摘    要:宏观审慎政策不仅要在风险积累时坚定稳妥收紧,而且要在风险显性化时及时有效放松,已有研究多聚焦前者,针对后者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后者对于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同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宏观审慎政策宽松的内涵、作用机理和制约因素,梳理了新冠疫情前及疫情期间宏观审慎政策宽松的国际实践,并基于66国数据采用计量模型科学评估了政策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宽松的有益经验,分析了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可通过稳定信贷市场、保障金融运行、引导正向预期、产生外部性等传导渠道实现政策目标,但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总体看,疫情期间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宽松显著缓解了疫情冲击带来的经济压力和金融压力,其中,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的宽松效果相对突出;有效积累缓冲、保障缓冲释放、把握好政策尺度是提高宏观审慎政策宽松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探索开展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实践,但还存在政策潜力有待释放、政策工具箱仍需丰富完善、政策视野需要向非银金融部门延伸、政策应对非传统风险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结合我国...

关 键 词:宏观审慎政策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防控  金融周期  逆周期  金融监管  金融稳定  新冠疫情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