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析国企资产的流动与流失
引用本文:张学明.浅析国企资产的流动与流失[J].贵州财政会计,2000(6):38-38,44.
作者姓名:张学明
作者单位:贵州赤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资产流动是现代社会化生产条件下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一个企业的资产当它能够被有效地利用,并使其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资产的价值才能够得以体现,才能在有效的使用过程中创造出新的价值,达到企业购置资产的目的;如果企业资产的效能长期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资产的价值就无法全面体现,导致资产价值的隐性流失;如果企业资产长期闲置不用,资产的使用价值就会逐步丧失,资产不但没有价值-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且还是包袱。因为企业还需要人力、物力去维护、保管这些资产、耗费企业资源,这就违背了企业购置资产的初衷。因此,对于企业内的不需用或利用率很低的资产必需让其流动,使其流动到需要该项资产的企业(包括非国有企业)或个人手中。企业资产流动(处置)后收回的资金一般会低于企业的帐面净值,但不应以此作为资产流动后是否流失的标准。衡量企业资产流动后是否流失,首先应应当确认企业净资产是否真实可靠(折旧是否提足,费用是否摊够);其次,应看该项资产的功能(即使用价值)是否健全;再次,应以该项资产的市场公允(即多个买主能够或可能接受的价格)与实际交易价格相比较,若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实际交易价格相近,则不能判断该项资产流动后造成了资产流失。只有当企业资产的质量良好、净资产帐面价值可靠、资产交易价格严重背离市场公允价值时(一般相差20%以上),才能确认该项资产流动(处置)后造成了企业资产流失。

关 键 词:国有企业  资产流动  资产流失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