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对象化、非对象与人的本质活动--兼论美感生成的生存论根据
引用本文:邹诗鹏. 对象化、非对象与人的本质活动--兼论美感生成的生存论根据[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1, 1(5): 49-52
作者姓名:邹诗鹏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武汉,430074
摘    要:把社会化与实践活动贯注于整个对象化与非对象化活动中,尤其要理解它在非对象化活动中的意义。应当把对象化理解为一种活动、一种“支蔽”的方法,而不是仅仅当作结果和目标。对象化在肯定人的本质活动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是实现人的本质的前提和环节;非对象化并不意味着否定对象化,恰恰表明对象化活动的我属特性。非对象化活动以对象化作为前提条件,而它本身又构成对象化之意向性与目的性,这样一种非对象化活动乃是表征差人的本质、尤其是美的本质之理解及内涵丰富性的人性化活动。美应该被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对象化环节显现的非对象化,美的本质说到底就是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丰富性的展现过程,这是一个内在的历史性过程。

关 键 词:美感 生存论 对象化 非对象化
文章编号:1008-2972(2001)05-0049-04
修稿时间:2001-06-14

On the Foundation of Subsistence Theory for Aesthetic Percepti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