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刍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慈善信任的修复机制
引用本文:闫铭,孙迎联.刍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慈善信任的修复机制[J].社会保障研究,2023(1):66-76.
作者姓名:闫铭  孙迎联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赋能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构建研究”(22BKS14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信任是驱动公民广泛参与慈善的重要力量。慈善信任包括从善意与真诚中形成的人际信任,基于结构合理与目的共识的系统信任,以及制度建设和外部监督构成的社会信任。在公益实践过程中,慈善事业暴露出纽带缺失、效率低下、价值偏离、监管不足等问题,导致慈善信任出现一定程度的缺损。新一代数字技术具有“连接—跨界—融合—共生”优势,为慈善信任的修复提供了新思路。以虚拟平台创造人际互联新纽带,以人工智能构筑组织运行新机制,以大数据拓展公众监督的途径,将为慈善信任修复注入新动能。当前,数字技术在慈善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推进数字技术赋能慈善信任需要完善数字慈善立法,强化数字队伍建设,增加技术的人文关怀,从而引导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慈善高质量发展。

关 键 词:数字化转型  公益慈善  信任修复  数字技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