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经济福利理论的发展与中国化
作者姓名:张跃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    要:经济福利的涵义与起源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将福利定义为: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的照顾.这主要源于我国计划体制下所谓职工福利概念的内涵.1920年,经济学家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在英国出版,首次提出经济学中福利的概念,庇古也因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坚持主观边际效用理论(基数效用),认为一个人的经济福利是由效用构成的,而效用是可以用货币衡量的.同样支持基数效用论的埃奇沃思提出用无差异曲线来描述个人效用.后来,欧文·费雪和帕累托最先发现效用的基数性质是不必要的,重要的是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他们在无差异曲线的基础上提出偏好概念代替效用.在序数效用理论下重新演绎的福利概念和相关理论则被称为新福利经济学.本文将在介绍经济福利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阐述该理论在转型期中国的应用.

关 键 词:福利理论  消费者需求  社会经济福利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福利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新福利经济学  商品  公共物品  社会福利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