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匈牙利的貨幣制度
引用本文:陈禾子.匈牙利的貨幣制度[J].中国金融,1957(13).
作者姓名:陈禾子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匈牙利的货幣單位叫做“本哥”(或称“平格”)。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匈牙利的經济遭受严重破坏,战后的工業产量只等于战前的40%,通貨惡性膨脹,1945年年初貨幣流通量較1939年增加了24倍,货幣流通狀况很紊乱。匈牙利人民取得政权初期,銀行还沒有实行国有化,通貨繼續惡性膨脹。人民政府为了制止通貨膨脹,曾在1945年12月,打算从7,650亿本哥的货幣流通总量中收回5,730亿本哥的紙幣和伪造幣,但由于遭到掌握了匈牙利国民銀行的反动派激烈反对而未能收效。本哥的購买力繼續跌落。1946年1月1日,政府又發行了“計稅本哥”的货幣。計稅本哥是一种固定的核算單位,由政府特设的委员会根据物价指数規定其兌換率。稅款、銀行存款和貸款都用計稅本哥作計算單位,但付现金时仍是用纸本哥。計稅本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