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债务-通缩”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引用本文:刘哲希,韩少华,陈彦斌.“债务-通缩”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16(6):3-11.
作者姓名:刘哲希  韩少华  陈彦斌
作者单位:1.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100872;2. 中国人民大学 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北京,100872
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防范和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研究”(2015MZD0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研究”(15AZD004)
摘    要:通过梳理“债务—通缩”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典型案例,笔者认为理解“债务—通缩”机制需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资产价格暴跌是“债务—通缩”危机的触发点。二是金融体系的稳定能够降低“债务—通缩”危机的严重程度。三是宽松货币政策辅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有效帮助经济摆脱“债务—通缩”危机。目前中国金融体系保持稳定,有效地抑制了部分行业“债务—通缩”风险的蔓延,因而中国经济也尚未陷入“债务—通缩”困境之中。但政府部门必须高度警惕衰退式泡沫的形成及潜在的破裂风险。在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定位的同时,需加强与宏观审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妥善应对当前中国面临的“债务—通缩”问题。

关 键 词:“债务-通缩”  理论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