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求真、求解,助求实、求用--《当代中国土地制度史》评介
引用本文:韩启民,丁琳琳.求真、求解,助求实、求用--《当代中国土地制度史》评介[J].财经问题研究,2016(6):145-145.
作者姓名:韩启民  丁琳琳
作者单位:1. 北京大学 社会学系,北京,100871;2. 清华大学 中国农村研究院,北京,100081
摘    要:改革开放前,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中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是热点议题,原因是,这时的史学学术发展处于“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主导地位”这样一个特殊阶段,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待中国古史分期和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与方向。改革开放后,中国要建立市场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学术氛围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看土地制度的视野更加广阔,注重以科学研究关照现实发展。因而,从历史比较、国际比较等视角总结经验,探索土地制度变迁规律和土地制度科学构建的研究内容逐渐增多。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所有制、土地财政以及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等问题成为讨论的热点,多方各有主张、各执一词,此时,加强对土地制度史的研究显得十分迫切。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如何“以史为鉴”和“经世致用”?刘正山博士的《当代中国土地制度史》恰好为我们探讨如何改革完善现有的土地制度,检视自身理解和判断的合理性、科学性提供了再认识、再思考的“养料”和机会。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