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谈"商誉会计"理论
引用本文:田国双,刘赤,徐光贵.谈"商誉会计"理论[J].绿色财会,2000(6):9-10.
作者姓名:田国双  刘赤  徐光贵
作者单位:1. 东北林业大学
2. 黑龙江省民航管理局
摘    要:目前,国内各种版本的教材对"商誉"的说法都大同小异,一般认为"商誉通过由于企业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了客户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率高,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的决窍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价值.这种无形价值具体表现为一家企业的获利能力超过一般的获利水平,一般说来,商誉又可分为自创的商誉和外购的商誉,自创的商誉不计价入账,外购的商誉才计价入账".而目前,国际上,则存在着许多种不同的"商誉观".笔者有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有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商誉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谈谈我们的想法,与各位会计界同仁探讨.

修稿时间:2000年4月25日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