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非援助会减轻腐败对投资的“摩擦效应”吗——兼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经贸合作策略
引用本文:杨亚平,李琳琳.对非援助会减轻腐败对投资的“摩擦效应”吗——兼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经贸合作策略[J].财贸经济,2018(3):95-108,122.
作者姓名:杨亚平  李琳琳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51063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选址、进入策略与经营绩效提升研究:基于多维制度距离和多元化组织学习视角”,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推动母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我国外向FDI的学习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摘    要:提升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水平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其中对非援助和对非直接投资是深化中非经贸合作的两大核心.本文采用2002-2013年47个非洲国家的面板数据,在考虑腐败的内生性以及使用全球清廉指数的基础上,运用系统GMM方法和2SLS方法,实证检验了东道国腐败和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非洲国家的腐败对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具有“摩擦效应”,不存在“润滑效应”;(2)中国对非援助通过“基础设施效应”尤其是经济基础设施的改善,对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分样本回归显示,中国对非经济基础设施类援助能有效减轻东道国腐败对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生产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援助对直接投资的直接促进作用和间接效应均不明显.使用撒哈拉以南非洲样本和利用投资项目数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仍然得到稳健性结论.

关 键 词:一带一路  腐败  对非援助  对外直接投资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