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俄罗斯住房制度改革及绩效
引用本文:高晓慧,高际香.俄罗斯住房制度改革及绩效[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8).
作者姓名:高晓慧  高际香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摘    要:世界各国政府无不将住房制度安排作为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举措放在优先重要位置。俄罗斯和中国同属经济转型国家,对俄罗斯住房制度变迁进行考察,并对其改革绩效进行评价,对中国更好地解决住房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一俄罗斯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沿革研究俄罗斯住房制度的演变,作为铺垫和初始条件,就必须对苏联时期的住房制度改革进行简单回顾。俄罗斯住房制度改革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叶利钦时期和普京时期两个阶段。(一)苏联时期的住房制度改革原苏联实行福利性的住房制度,住房由国家统一分配,居民无偿使用。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苏联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有关住房建设方面的决议,但是有关决议的出台却没有根本改变不同住户合住同一套住房的状况,1920~1946年苏联人均住房面积从11平方米下降到6平方米①。赫鲁晓夫时期,为切实保障居民的住房需求,政府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为每个家庭分配独立住房,标准是人均9平方米。当时建立了几百家大型装配式房屋建造工厂,在城市周边建造了大量的预制板结构五层楼房。每套住房的面积不大,独户居住,从而结束了几户居民合住同一套住房的尴尬状况,这在当时被称为住房创新理念。勃列日涅夫时期开始实行国家和私人共同出资的合作建房机制,即房...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